慶和十八年冬,國舅爺平遠將軍範正康領兵二十萬與大魏王朝在慶和邊界南山嶺鏖戰四個月,終於不敵大魏鐵騎強兵,大敗而歸。逃回慶和都城臨豐城時兵力不足三萬。
大魏占領南山嶺後,將軍崔廣下令十萬魏軍壓境至慶和南部梁州。
雖並未繼續進攻,對慶和來說無異於烏雲壓頂,泰山將崩。
梁州刺史薛貴達六百裏加急向朝廷送來軍報,他將治下六縣兵馬連同府衙差役彙於一處才勉強夠得兩萬,遙遙和十萬魏軍對峙。
消息傳回都城,舉國嘩然,百姓們人心惶惶,奔走相告。
時值嚴冬,天上飄著鵝毛大雪,好一副親戚慘慘戚戚的悲涼景象。
南山嶺距慶和都城不足一千五百裏,城中巨商富賈們紛紛攜家卷款,欲逃亡北邊城鎮避禍。
朝中局勢混亂不堪,大致分為三派。
老牌武將功勳世家自是主戰。
衛國公世子蕭瑾祈當先道:“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就是即刻派兵增援梁州。
不知何故那崔廣按兵不發,但梁州與之相比,兵馬懸殊甚大。一旦開戰,局勢十之八九於我方不利。
且梁州以北茂州、惠州皆是人稠物穰之地,萬不容有失。
故臣認為當需先保住梁州,再行收複南山嶺,望陛下明鑒!”
右相徐文祺抱著板笏上前一步緊接著道:“陛下,蕭世子言之有理,且臣以為當先嚴懲平遠將軍範正康,以正軍心!
南山嶺地勢險要,本是易守難攻之地,我慶和自開國以來在此地從無敗績。
範國舅領兵二十萬對戰崔廣十三萬,卻敗的如此慘烈。臣身為文臣實在困惑,到底如何無用、無能、朽木、草包才能兵敗至此。
而範國舅禦敵四月有餘,在我慶和無論是地勢、兵馬均占上風的局勢下卻十戰九敗……臣不得不懷疑平遠將軍範正康裏通外敵,實乃大魏安插在我慶和的奸細!請陛下明察!”
朝堂上此時響起一片“哧哧、哼哼、噗嗤”的聲音……
一幹威嚴凜凜、道貌岸然的大臣此時皆是雙肩聳動,憋笑憋得實在辛苦……
龍椅上的皇帝此刻鐵青的臉色也有些碎裂,他幹咳了兩聲掩飾,還未開口,已有官員站了出來……
是範正康的堂弟,吏部給事中範正應,他怒瞪著右相,義正辭嚴的駁斥道:“徐大人,朝堂之上還請慎言!
我廬州範氏是延續了近千年的氏族,世代定居廬州。太祖皇帝當年征戰天下時,我範氏更是率先帶領廬州百姓歸順太祖,並獻糧獻藥,助太祖平定四方,建立慶和王朝。
此後更是對慶和竭心盡力,對陛下忠心無二,還請陛下明察!治徐大人誣陷治罪!”
右相徐文祺板著臉,斜睨了一眼範正應,以比義正辭嚴的對方還要辭嚴義正、大義凜然的語氣道:“陛下,依範大人所言,臣更加肯定範正康此人必是私通大魏無疑!
廬州範氏在前朝未滅之時就能另助新君,雖則這新君是我慶和的開國皇帝,範氏確實有功。可改變不了範氏當年背叛前朝的事實!看來範正康其人的通敵行為是家學淵源!陛下,臣以和範大人同朝為官為恥!還請陛下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