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記事
作者:老塵土
文案
賀賀新春。嘿嘿嘿。
農村裏的一些事兒。
本文純屬虛構,所寫之人也盡是俗人、庸人。^^
記事之一 生產
上水老王家的大肚婆趕著臨盤了。
老王老黃牛綁了,牛鞭子甩著到處找產婆,鄰居告訴村裏進行婦女大會,首場封閉式教導,甭瞎跑了,沒戲,想別法子要緊。
於是,有出平板車,有推出鐵犁,有拉出黃牛,笨手笨腳的男人們聚集著商量立刻送鄉衛生醫院。某某某家的某某的兒子的媳婦的外舅的外甥據說是醫院的副院長的女婿的高中同學的哥們,立刻有人掏出了諾基亞,也立刻有人呼喊著媽呀。
隔壁的隔壁的隔壁村,那個誰誰誰的兒媳據說縣醫院剖腹產,孩子沒了,女人轉了上級醫院,接著又轉了上上級醫院,說是輸血,B輸成了A,得了個什麼什麼氏什麼症,醫學上還是個大難題,目前官司還在進行中。
電話斷了,吵雜聲沒了,安靜了,老王扯開了領子,淌出了一身泥汗津。
一會兒,該忙的去忙了,該下田的下田,該上山的上山,該幹嘛幹嘛。
都說操刀子哪是那門子簡單的事,該慎重慎重。
於是,老王磨破了草鞋,過山嶺,翻山道,找到了小毛同誌。
小毛是誰?
嗨,這就外人了吧。
村頭那狹窄的道路兩旁的楊柳上至今不還招搖的掛著無數條幅,“歡迎××市××學校優秀畢業生毛親民同誌到我村參加工作”。
誰人不知,有了謎題該找毛同誌,有了疑難要找毛同誌,有了困難更該找毛同誌,村支書兼主任劉老頭早放下了話,毛親民毛同誌從此就是他的左膀右臂,他的沒得說的助手,有事找他,沒事找他,什麼時候都可以找他。
小毛同誌一來就成了尊泥菩薩,從此每天都有人參拜。
老王找到時,小毛同誌剛在一險要地帶作完考察,正會兒,遮陽傘由人撐著,卷了兩褲管子,草坪上躺著,叼著人孝敬的一隻蛤蟆腿,正在思考工作。
禁捕令下來時,小毛同誌還在外村偷學經驗,禁捕益蟲的公告還沒貼出被他夜晚回來沒注意拿了擦了泥鞋,所以個把月他們村的人均收益與他村相比一直居高,小毛同誌為此美了好一段時間。嘿!工作能力太強,表現太突出,他都不好意思提領獎。
也虧村民知他好口野味,蛤蟆宰了,皮剝了,成筐的送來,不至於斷了嘴。
村民得待他,他該也該回報回報,這不,大太陽的就出來幹實事來了。
話說前兩天,暴雨不請自來的臨了一趟,好幾個小山區都遭了災,進出村的道路也塌了,村民們可擠破了村辦。
道路通行困難,耽擱了大家夥的生意,不找村辦找誰。
又是個麻煩事,呸!好事!呸!為民出力的義不容辭事,嘿!
陪同李長條周圍一帶巡了個遍,來了毛同誌身邊。
“十八裏彎都打這經過,再下場大雨,泥土流泄,打滑,更是危險。七耳那牛眼子就是鮮活的例子,齒底磨沒了的布鞋,雨天裏能走這種地方,可他說的也實在,要出活,不出來,一家子吃什麼。這路村裏拖著再不修,不光摔斷腿的事,人命還不知……”
毛同誌抬手讓他打住, “修,肯定要修,可錢呢,款子呢,報上去,下來了嗎,審批了嗎。一道道的關卡,你我說一句能抵事嗎。話應也要應的是時候,實地考察完了,作完報告再來豈人尤天。”
李長條還想說上幾句,見到了遠處氣喘籲籲跑來的老王,轉而大聲問老王,“村裏出什麼事了?”
老王哭喪了臉來到他倆麵前,“要產了,咱家的快產了。”
毛同誌說:“你們家的母牛也不是頭一產了,至於嘛,大老遠的。”
老王說:“是女人。”
“找產婆!”毛同誌很幹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