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舉行先帝出殯大典。
72個壯士身著白衣,抬著用雲南的金絲楠木做成的棺柩出東軒門。
此時,皇室官府清朝而出,有禮部尚書規定,走在最前麵的是81位引幡人,高舉天朝大龍旗子。
跟在後麵的是新皇帝饕餮的儀仗隊,聲勢浩大,有2000人之多。他們舉著各種兵器,旗幟,哈有各種各樣的紙紮或者綢緞製作的“燒活”,浩浩蕩蕩,隆重威嚴!
後麵的就是,抬棺柩的壯士,身穿白色孝服,每班200人,分三班輪班抬舉。
棺柩後麵是全服武裝的大天朝騎兵,大將軍和左右將軍一行攜帶者禁衛軍緩緩而行。
在後麵是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其他皇子的隊伍,車轎連綿不絕。
在送葬行列中,還夾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身著法衣,手執法器,不斷地吹奏誦經。
整個送葬隊伍長達十幾裏,從京城到陵地,沿途幾百裏,第段距離都有搭設蘆殿,供停靈和送葬隊伍休息。這種蘆殿自不必說,也是玉階金瓦,朱碧交映,十分華麗。
沿途百姓皆自發跪在兩邊,痛哭流淚,為先帝駕崩而痛哭。
陵墓離京城不遠天內國殤就結束了。先帝安葬,廟號“仁帝”。
嗣皇帝在朝中,六皇子和七皇子還有明日登基大典的眾臣均在列。
嗣皇帝說:“列位,今日辛苦了,明日登基之事還請勞煩各位。”
六皇子說:“陛下寬仁,市民之幸福,臣弟已經安排妥當,保證明日登基萬無一失!”
七弟說:“陛下,臣弟已經寫好登基詔書,還請皇帝哥哥改改。”
嗣皇帝接過詔書:
“奉承天恩賜,眾神福佑,乃有我大天朝千古基業。列祖列宗勵精圖治,開創偉業,世祖以弱冠之年,推翻前朝暴政,定都京城,安定中原。龍淵帝內除權奸,北平胡人,南鎮蠻族,東驅倭寇,西滅羌族,奠盛世之基,開萬古之兆。以至龍翔皇帝,國運昌盛,四海歸服,創天下第一大國。龍傲帝揮先世之餘烈,振長鞭而禦宇內。及大行皇帝,四海皆臣服,我泱泱天朝,禮儀之邦響徹宇宙,萬邦來朝,大行皇帝人孝備至,守成先祖之業百姓安康。朕自幼深受先帝恩寵,今又受先帝遺托,以承千古之業。誰料多事之秋,朕當躬行勤政,焚膏繼晷,望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勇之士忘身於外,以期延天朝上國之勢。今上大行皇帝廟號為“仁帝”,明年元旦改元“天賜”,舉國同慶三日,大赦天下。欽此!”
嗣皇帝說:“七弟文采飛揚,甚好。列位回府休息,明日多勞煩各位。”
大家一起下跪道: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等先行告退,明日不負皇命!”
眾人散去,隻剩下陛下和徐公公。
徐公公說:“陛下,明日您可就是我大天朝的皇帝了!”
皇帝看著徐公公說:“是呀,還得多謝徐公公抬愛。”
徐公公笑著說:“臣,一切隻是為了陛下形式。”
皇帝突然說:“徐公公,朕想如廁,你陪我一起吧。”
徐公公忙說:“諾,陛下!”
皇帝和徐公公如廁,公公給替陛下解褲,雙手捧出聖物,笑著對皇帝說:“陛下,請。”
皇帝便出宮了。
小便後,徐公公又快速擦拭,整理。皇帝突然發問:
“公公怎麼不去解手?”
徐公公怔住了了一下,忙說:“陛下,奴才解手是蹲著的,何況陛下何等
尊貴,我等小人怎麼能入陛下法眼!”
皇帝笑了說:“徐公公,朕隻是隨便說說,何須緊張?”
徐公公不說話,頭上滲出汗滴來。
皇帝說:“走吧,徐公公,明日你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以後還多請徐公公提點。”
徐公公忙說:“臣萬死效忠陛下。”
第二日,八月初三。清晨祭祖。
禮成,徐公公公派遣力士將龍椅放在大殿東邊,坐北朝南。加冕用的衣服飾物放在龍椅前麵。
六皇子帶著眾大臣,文武百官跪在堂前,見時辰到奏請道:
“告祭禮成,請皇帝繼位!”
群臣一起簇擁著扶饕餮皇帝到東邊的龍椅上坐下。
大臣們依次排開,執事官員舉冕服案寶案至前。跪著前進,放在龍以前的案桌上,六皇子及禮部尚書等人去服裝親自給皇帝穿上。
六皇子等人歸隊,徐公公大聲說:
“排班!”
眾臣鞠躬,音樂緊接著響起來。
徐公公又說:“拜。”
然後大臣跪下三拜後平身,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