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情,朝廷已經沒有辦法再粉飾太平下去了。各方這樣僵持下去,消耗的終究還是社稷和民力,故而必須有人出頭,將那個毒瘤揭開,深藏三十年的禍患才能消弭於旦夕之間。”

蘇景明的指甲深陷到肉裏去,他還有些拿不定注意,顧秉在這裏說這樣一番話,究竟是他自己的意思,還是,此刻他正代表著九重宮闕裏的那個人。

顧秉看他,突然問道:“可能顧秉有些唐突了,但還是想問,蘇大人在這世間,可有割舍不下的人?”

蘇景明沒有回答。

顧秉點點頭,起身:“我知道了,今日叨擾。希望蘇大人記住,今日顧某並未求見過蘇大人,蘇大人也不曾找過顧秉。”

顧秉被押入大理寺的時候,蘇景明一個人站在悅君樓上看著。

當那個瘦弱的身軀戴著枷板鐐銬消失在人潮中時,蘇景明隻覺得口中二十年的女兒紅都變得苦澀起來。

“後悔了?”趙子熙不知何時,出現在他身後淡淡問道。

蘇景明微微揚起臉:“沒有。”

趙子熙和他今日都著寬袍,風一吹,袖子便絞在一起,趙子熙輕輕勾住他的手指。

“你放心,陛下是不會放任顧秉死於非命的。”

蘇景明的手微微發顫:“我以前一直瞧不起他,沒想到,這次欠他的,都不知道該怎麼還。”

趙子熙輕歎:“你要知道,此次就算不是你,也會有別人捅出來。而無論一開始內閣想要犧牲的人是誰,都是已經做了棄車保帥的準備。如今就我看,應當算是最好的結果。”

蘇景明苦笑:“你知道我剛剛在想什麼?”不等趙子熙回答,他接著道,“恐怕我是這世上最薄情寡幸,不仁不義的畜生了。叛出家門,分桃斷袖,眼高於頂,不曾盡孝於天倫,不曾盡忠於朝廷,亦不曾盡義於朋黨。人到而立,卻不知道對得起誰。”

窗外是街頭熙攘的人流,身處最熱鬧的酒肆。

趙子熙卻輕輕擁住蘇景明:“君子以德報怨,小人以怨報怨。世間有顧秉那樣的君子,自然也有你我這樣的小人。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那我便陪你當這個小人吧,然後一起長長久久地廝守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雖然乍看有些卑劣,但卻是很現實的選擇...

☆、第十五章

之後的事情,對蘇景明來說,就像是一場夢。

可他的改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雖然依舊鮮衣怒馬,笑罵由心,但了解他的人,就會知道,他身上有根弦,似乎一直是繃著的。

史蘇兩黨一夕之間,土崩瓦解。一番整頓之後,軒轅昭旻禁黨爭、清吏治、納賢才,朝中局麵為之一改,人心亦為之大振。

似乎是趙子熙在關鍵時刻出來力保顧秉迎合了聖意,又或者是由於他一直以來和兩黨若即若離的態度,他不僅未被牽連,反而被擢拔為門下侍中,從此位列台閣,烜赫一時。

蘇家遷往嶺南之前,蘇景明遠遠地站在大理寺的門外,趙子熙一腳已經踏了進去。

“不去麼?”趙子熙回頭,側臉在月光下顯得更加冷峻。

蘇景明搖了搖頭:“相見爭如不見,他們應當不想看到我。”

趙子熙點了點頭:“你在這裏等我。”

獄卒搬來矮椅,趙子熙緩緩坐下,看著囹圄中的男人。

蘇維在他的印象裏總是儀表翩翩,雍容風雅,無論如何都無法和麵前那個憔悴瘦削,甚至已有些邋遢的男人聯想到一起。

蘇維看他,渾濁的雙眼裏有著深深的厭惡。

“趙大人春風得意,竟然還念及師生之情,實在是令老朽感激無以。”

趙子熙問道:“蘇大人,我今日來,不是為了朝事。聽說你們明日就要啟程,作為一個後輩,特意來送您最後一程。”

蘇維笑得諷刺:“今日犬子曆數我十條罪狀,本應判斬,若是沒有趙大人從中斡旋,恐怕此刻,老夫已經身首異處了吧?”

趙子熙沉默,輕輕道:“他也是想救你。若是讓旁人揭發出來,倒才是真的回天乏術,這事讓他來做,聖上體恤他忠孝不能兩盡,對蘇府必然會從輕發落。”說完,他從袖中抽出幾張銀票,“這裏有幾萬兩銀子,嶺南物賤,你們去了添置些田宅,節儉度日,應當還是夠用的。留在京中的女眷,我也已經托人多多照拂,蘇老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