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可能過來的茶客。見幾位錦衣華衫的男人走來,立即殷情地湊了過去:“幾位爺,裏麵請。”
其中一人對他溫和地笑了一下,小二是怎樣的人,一眼就認出來人:“早啊,李大將軍您今兒真早,趕上頭一個了。”小二一路說,一路引著李旬幾人往裏走,最後在對著布行的位子前停下。小二賣力地擦亮凳子,大聲說:“這邊的位子好,給您留著呢,您快坐!我給幾位將軍倒茶。”小二翻正桌上的杯子,掄起壺倒上茶。
“今天布行這邊很熱鬧啊。”李荀見布行外熙熙攘攘。
“那是,”小二忙不迭解釋道,“昨夜從夏國那兒又來了幾車棉布,聽說圖案好看得緊。這不,一早就來了好些女人家。”
“三位將軍,要有什麼事,叫我就成。”倒完了茶,小二見沒什麼事,又回到門口守著。
從布行的人群裏擠出一個坡腳老漢,李荀見著有些眼熟,不覺探頭朝那人多注意了幾眼,周康看出他的動作,便向李荀說:“那是前些年被夏軍打斷了一條腿的張老漢,那時大將軍你讓吳大夫給看了病,這些年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張老漢不是住方城嗎?”李荀想起確實有這麼件事。
“老頭子感激大將軍又救命又撥糧,幫了他一家。一醒就讓家中唯一還沒參軍的小兒子進了我們營,一家人一直跟著到了懷朔城。如今不打仗了,張老漢在東邊的那塊地收成很好,想來日子過得不錯。”說完,周康泯了口茶。
“原來是這樣。”李荀望著張老漢眯縫的老眼樂滋滋地看著換來的花布,小心翼翼地用手摸摸,模樣很是滿足。
盛事太平,百姓安樂,北邊是高然威聳的懷朔城門,曾經破碎的曆史已經被封堵在心底深處。守衛城門的將士威立在城頭,下邊是絡繹不絕來往於兩國的生意人。幾經風雨磨練後的懷朔城,重新張顯出它的樸實、隨和。
“李……大將軍……”小二搓手搓腳地走到幾人的桌旁,麵露難色。
“什麼事?”李荀問道。
“剛才有位客官要我將這信交給李大將軍。”小二從懷中掏出信,遞給李荀。
“知道是誰?”
“不認識。我一轉身這人就走了。”
李荀接過信,褐黃信封上上書“京陽”二字,字體剛勁,透出北方男子特有的豪氣。打開信封,信箋上短短十來字:
今日亥時,青山意懷亭。
一杯濁酒又何妨。
一杯濁酒又何妨……合上信放入衣袖,李荀小飲了口茶水,白色水氣在杯口流連總也化不開。
“有什麼不妥?”趙毅探問。
“沒事,”李荀朗聲笑道,“今夜又有好酒在等我!”
清新茶香沁人心脾,茶葉在杯中緩緩舒展,上下沉浮,繞著圈的打過轉後,依舊沉落在平靜的杯底。這人也一樣,疲憊地走過一遭後,還是中意個安寧祥和的舒心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