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BY靜靜行走
〈官渡〉(引子)
(給你一葉輕舟,你將送走一段往事,還是載回一個夢想?)
假設你是個熱衷探幽訪勝的旅者,或是縱情山水的行吟詩人,官渡都是你值得一去的所在。我告訴你的這個地方,與那些被曆史的戰火硝煙熏冶得聲名顯赫的大渡口全無關係,它隻是蜀南群山中一個不知名的小小渡口。你翻遍所有地圖,也不可能找到它的名字。
逆時間而行10個春秋,沿赤水河右岸一道名為盤龍溪的細瘦支流上行30來華裏,你會發現一棵枝葉參天的古榕樹,樹下臥著道窄窄石階,蜿蜒遊入翠綠的溪潭,潭邊常年泊著一葉輕舟,靜靜等候著來往行人過渡。這個小小渡口,便是你要尋覓的官渡了。
官渡是個極安靜的地方。三五個小村莊散落渡口兩岸,雞鳴犬吠聲聲可聞,這些聲響不會讓你覺得嘈雜,反而會更令你感覺寧靜,甚至有點冷清。山是靜的,水是靜的,古榕樹是靜的,連村莊也仿佛睡著了,置身這樣一個地方,習慣了城市喧囂的你,也許會感到迷失,當然也可能會感到失望--官渡,這個為古道西風吹拂千年的名字,居然被安置在了這麼個不起眼的小地方。
帶著一絲悵惘,你走近了水邊,泊在岸邊的小渡船中會走出一位老人或是少年,邀你登舟過渡。溪潭並不寬,長篙"嘩啦"一撐,雙槳"咿呀"幾劃,輕舟已達彼岸。
待渡船泊定,你掏出錢付與船家,他擺手道:"不要錢,不要錢,這渡口是官渡,不管哪個過河都不要錢的。"若說這話的是那位少年,他的臉上必會帶著一絲自豪的神氣。
官渡設於何年何月,渡走了多少時光,多少行人,船家也無法對你說出個子醜寅卯來。撐船的一老一少是父子,姓林,家就住在古榕樹對岸的小山坡上,離渡口不過數十步之遙。林老伯告訴你,常年累月,不管自家有啥子事,他們爺兒倆必得有一人要留在渡口,不能耽誤人家過渡的。靠著撐船這活兒,家裏每月有20多塊工錢進帳呢,這份工錢由鄉政府出。
天色已經不早了,林家父子告訴你,去鄉場上找旅館還要走好幾裏,你又不認識路,不如就到他家住一晚吧。你以城市人的警覺,先問這得多少錢呢?林老伯擺擺手,嗬嗬笑道:"嗨,你這位大哥在說啥子喲。睡自家的床鋪,隨便吃點野菜南瓜,哪敢要你的錢?"
你的到來,讓擺渡人家變得熱鬧非凡。林大媽給你倒的一碗苦丁茶才喝上兩口,村裏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大夥人,還有幾隻搖頭擺尾的小狗,如同野地裏鬧嗡嗡的蜂群,呼啦啦全湧到林老伯家來了。
你所帶來的遙遠都市裏的那些"稀奇"事,讓一幹老鄉眼睛瞪得溜園,且不時嘖嘖有聲。但你在眾星拱月之中發現,林大伯的兒子,那個名叫"小龍" 的少年顯然對你帶來的那些故事心不在焉。他始終獨立於人群之外,極少插言,卻頻頻回首,向溪潭對麵張望。你注意看了看這孩子的雙眼,你發現那烏黑的眸子宛如墨綠溪潭,清澈而又幽深。你想,在那平靜的水麵之下,一定湧動著一些什麼。但你隻是個陌生的異鄉人,你又如何能將這潭水看穿看透呢?
"小龍,小龍,把船撐過來。"溪對岸有人在叫喊。你與小龍同時扭頭望去,隻見對岸水邊不知何時立了一道白色身影。小龍立時跳起來,麋鹿般輕捷地蹦向渡口,解纜放舟,徑直往對岸去了。
你將探詢的目光投向林老伯,老人嗬嗬笑道:"哦,那是山頂鄭家坪的水雲,我的幹兒子。這娃兒有出息,鄉中學讀完初中,又考上了縣城高中,全鄉就這一根獨苗苗呢。這不又是星期六了,他要回家去背口糧。"
你再扭轉頭,發現渡船已劃到了對岸,小龍與那個叫水雲的孩子親熱地手拉著手正在說話,離得太遠,你無法聽清他們在說些什麼。在他們身後,夕照下的溪潭突然變得光焰奪目,火一般燃燒了起來。你恍惚覺得,剛才來自對岸的那一聲呼喚,讓鄉村少年小龍眼裏蹦出了漫天火星,點亮了這一溪潭水。你不知道那火星意味著什麼,正如你不知道這落日熔金的溪潭燃燒著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