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段(1 / 2)

尋求避難,更多的市民加入了遊行的隊伍。

有消息傳來,敘利亞第二大城市霍姆斯出現大量武裝集聚,是哪方麵力量、具體人數、意圖則一直不能清楚。各國媒體不得而入,隻能不停的播報之前的背景消息和各個專家的預測。

老馬帶了何淩和另一位記者歐陽一起趕了過去。同行的還有馬丁。到達的時候,這裏已經開始戒嚴。到處拉著警戒線。

四人循著一處士兵駐紮的營地探進去,在門口就受了阻攔,不允許通行,不透露消息。看打出的標識是反對派聯盟的精英武裝。

營地的背後是排水的管道。四人商定,等到夜間,撬開了一個井蓋,從下麵進去,試圖突圍進去,傳遞出最新的情況。歐陽留守。

不幸的是,他們顯然忽略了當地的守備情況,才掀開井蓋,就有強光照了過來,接著槍聲響起。老馬和何淩當即被抓了現行。

還好,二人都帶了身份證,並采訪證件,對方也不為難,隻是將兩人轉移到一處房間,嚴密看守。有人按時送三餐來,問其他情況卻是一概不知。

馬丁也被抓了,跟二人關在不同的房間,消息不通。

唯一慶幸的是,當時做了萬一的準備,歐陽留守一側,沒有被一起抓來。

兩人被放出來已經是半個月後的事情。據歐陽事後說,他當初跑了出去,回到大馬士革,找到中國駐當地的領事館研究情況,最後通過政治交涉,對方才同意放人。而言,讓何淩沒想到的是,這段時間,兩名中國記者被當地武裝力量扣押已經成了各國媒體的報道熱點,並何時扣押,怎樣交涉,如今的釋放大概都已經傳回國內去了。

不幸的是馬丁,再次見麵,那個青年的腿是瘸的,何淩沒去問,是暫時的不方便,還是永久這樣了。

大規模的戰爭最後還是沒有打起來。原來,也是這幾天,敘利亞當局在聯合國框架內達成了和談協議,前任巴沙爾總統下台,並將接受軍事法庭的審判。公布的罪名是叛國罪。原來的反對派主張敘利亞政局,通過民選選出了新任總統,並組建政府。

敘利亞各地舉行了大規模的遊行,他們舉著國旗,舉著新首腦的大幅畫像,慶祝戰亂平息,並要求新政府進行五方麵的改革。

馬丁和新成婚的妻子盧娜也參加了遊行。馬丁說,當時巴沙爾上台的時候,情形跟如今的一模一樣。但是,他還是喊的很大聲,並走在隊伍的前麵。

馬丁身上,有這種激情,有一種參與感。用馬丁的話說,或許幾年後,這個政權讓人失望,走上了顛覆,但不妨礙此刻,我們以新政權的名義祈禱眼前的平靜安寧。

當然,到了那一天,馬丁還會站在遊行的隊伍中。

幾天後,何淩和同行的人一起返回中國。

33

33、第三十三章 ...

34

34、三十四章(終章) ...

下午的談判出奇的順利了起來。雙方都調整了一下方案,談笑間決定,利潤上雙方各退0.5個百分點,並達成了長期合作的初步意向。

事情談成,雙方握手舉杯。

喬董事拍拍蔡康的肩膀,道,“老弟,一中午的光景,你氣象大不一樣啊。”語氣親近了幾分,仿佛是找到了同道中人。

蔡康惦記著何淩不知道醒了沒,中午沒吃飯不知道會不會餓,又找自己要談什麼事情,對於接下來的活動一概推了,全由李一負責。

大家笑笑,都表示理解。

蔡康回到休息室的時候,刻意放輕了腳步,何淩還在睡,姿勢都沒大動,臉上紅紅的,大概是熱的。

蔡康也不打擾,脫去衣服,也上了床,睡在何淩身邊。

睡著了的何淩仿佛能感受到身邊人的氣息,挪了過來,在蔡康懷裏找了個舒服的姿勢,又不動了。

蔡康忽然覺得心裏很甜,仿佛之前的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何淩又回來啦。不久,也睡著了。

再醒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1點。

蔡康起身,去訂外賣。何淩拉著不讓他去。

蔡康寵溺的笑笑,重新躺回床上。一下下的撫摸何淩,“那我們談談,你來是要跟我說什麼?”

何淩沉默半晌,直到蔡康都以為他不會開口了,才聽到一個低低的聲音說,“我不想說了。”

“為什麼?”

“之前,我們其實有機會,把想說的都說清楚,但是時機不對,場合不對,方式不對,或者聽的人理解錯了,結果一次次錯過,我不想再犯這樣的錯誤了。現在,我們又在一起了不是麼?”

蔡康好脾氣的說,“好,都聽你的。不想說就不說。”

何淩說,“也不要吃飯,你就抱著我,哪也不許去。”隔了一會道,“我剛從那邊回來,明天還要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必須去做,一早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