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浩然——致虛
第一章
第一次見到戚梓墨是在勤政殿,那時他還被叫做秦王世子。
戚梓墨還沒到都城時,君浩然就聽先生告訴他說,這次殷國來的秦王世子,是假的。
君浩然的記憶中,先生從沒有料錯過一件事,因此,當時他對這個假的秦王世子,並不是很感興趣。隻是礙於父親的麵子
,不得不見上一見,畢竟,以後在一起的日子,還長著。
名義上,是學習。實際上,不過是做人質。
越朝下屬侯國日漸強大,即便是隻想久居深宮作樂的越王也難以無所察覺,不過封王製從太祖皇帝開創越朝到現在近五百
年以來便一直沿襲,中途幾個皇帝也是想廢而不得,因此曆代都是采取安撫加聯姻政策,而各侯國將繼承人送往都城作為
質子直到皇帝允許才能回去也變為不成文的規定。
不過,這次來的殷王繼承人,是假的罷了。
君浩然心中對這事是毫不在意的,所以也沒有跟其他人提起,除了南修。
南修全名叫軒轅南修,是皇帝唯一的兒子,將來這個國家的繼承人。所以南修還有個稱呼,叫太子。
君浩然比南修小五歲,在他印象中,似乎從他出生開始,他就經常和南修在一起。
君家從越朝開國以來便一直在朝為官,第七代皇帝賜了君家一塊匾,上麵寫著四個字,滿門忠烈。後來,君家的當家人,
就常被人稱為忠烈王。
然而,滿門忠烈這四字看的輕鬆,其中辛酸血淚,隻有君家自己了解。
父親告訴他,那四個字的一塊匾,是用當時君老爺五個兒子和不計其數的將士的命換來的,因此,君家子孫,絕對不允許
做出對不起這塊匾的事。
滿門忠烈,君家,絕不允許出現不忠之人。
也許正因為如此,君家在朝廷的地位,才會五百年屹立不搖吧。
隻是,若是這王朝走入窮途末路,君家,又該何去何從?
君浩然常常思考這個也許不該思考的問題,他問先生,先生卻隻笑不答;他問南修,南修說,那你就走吧,不要做君家人
,走的越遠越好。他很奇怪,他問難道南修你不想我在你身邊麼?南修說我想,但是我更希望你能活著。
很久以後他才明白,南修的這句話,對他,意味著什麼。
而那時,他已不能選擇。
他從來沒有問過戚梓墨這個問題,即使,這個問題對他是那麼重要,重要到可以決定他一生命運的方向。
君浩然記得那天禦花園的好多花都開了,他扯著南修的衣袖吵著要去摘花送給母親,南修寵溺的放他在自己肩上,帶他到
禦花園玩,然後皇上差人來告訴他們,秦王世子來了,請他們到勤政殿去看看,以後,就是要一起學習的人了。
他不高興的撇撇嘴,趴在南修耳邊小聲說,那個秦王世子是假的,我們還是去摘花,不要看了吧。
南修一臉愕然,卻沒有不信。
他對君浩然,從來不曾懷疑。
所以很多年以後,君浩然可以堅定的向他發誓,城在臣在,城破臣亡。
禦花園中,雖然一百個不願,君浩然最後還是和南修一起去了勤政殿。
他臨走時戀戀不舍的望著禦花園的方向,南修便說,你喜歡,以後,我經常帶你來便是了。
他這才笑開,摟著南修的脖子一直蹭到勤政殿。
當時,戚梓墨站在大殿右麵,皇上說,這是殷國來的秦王世子,比修兒大四歲,叫素墨。
南修很有禮貌的上前打招呼,掛在他身上的君浩然卻沒有要下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