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段(1 / 2)

倉舟嘴角微翹,轉頭看向有劉棉花之稱的劉吉。

==========================================================

希望孩紙們不要對年份和官員太過追究。

此地的紙糊三閣老確有其人,但在位時間不同。哀家將三人同時拉入文中,為的是讓文文更加具有可看性。畢竟這三人的經曆和個性各有不同,能為文文增色不少。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明史,請去看那些正史書籍。此文為以電影《龍門飛甲》為原型的耽美小說,考據黨慎入。

作者有話要說:

☆、第八十一章:舌戰群儒(二)

第八十一章:舌戰群儒(二)

劉吉對上卜倉舟的目光,微微一笑。

這位官至大學士、內閣首輔的仁兄,他屍位素餐,精於營私,因此屢遭諫官彈劾。但他靠逢迎皇帝、勾結宦官,排擠打擊彈劾他的人。其時,一身正氣的禦史及一直看不慣他的吏部等一批人,不斷彈劾他,但劉吉的官卻越做越大,人們奈他不得。

這些日子以來,隨著朱見深沉迷美色,經常不理朝政,上梁不正下梁歪,劉吉便更是樂得清閑。但明代彈劾成風,言官不喜歡管正事,卻喜歡彈劾來彈劾去的,劉吉這種人自然成為了言官們的主要攻擊對象,可這位仁兄心理承受力好,言官說了什麼權當沒有聽見,所以江湖朋友送他一個雅號“劉棉花”。何意?棉花者,不怕彈也!

“劉大人。”卜倉舟開口了。

“雨公公。”劉棉花果然是個慵懶之人,別人叫他,他便叫回,一個字也不得多,隻半眯著眼,懶懶叫了名字。

“聽聞劉大人是被諸位大人彈劾最多的內閣大臣?”卜倉舟毫不口軟。

“承蒙諸位同僚看得起。”劉棉花卻這麼回了卜倉舟一句。

“哦?不曾想,彈劾也是看得起大人的一種了?”

“若不是諸位同僚看得起老夫,時時盯緊,令老夫時時提醒自己,為官為臣之道,老夫又怎能這麼快地搜集到雨公公的種種罪狀,令雨公公伏法呢?”劉吉緩緩說道。

卜倉舟登時明了。想必這劉吉平日裏的棉花樣都是裝的。為的,就是讓雨化田放鬆對他的警惕。紙糊三閣老再怎麼紙糊,也是內閣大臣啊!

“如何,雨公公還有什麼要說的麼?”劉吉依舊是那神情。

“自然是有的……”卜倉舟在他那江湖百曉生的腦海中搜尋了一陣子,邪惡地一笑,發問“劉大人,可知當朝十大罪行?”

劉吉二話不說,直接答道“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惡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義,十曰內亂。”

“前年,陛下和諸位臣子前往宗廟祭祀之前,審核的官員曾發現,本是一對的白玉玉玦少了一個。當時,當值的女官畏罪自殺,此案就此被壓下了。不知,劉大人知是不知?”卜倉舟語氣緩慢、吐字清晰,殿上每一個人都將此事聽得清楚。

劉吉忽地盯上了卜倉舟的眼,眼神再不似之前的慵懶。

朱見深眼神如炬“劉吉!若那對玉玦為你所偷,往嚴裏判,那就是謀大逆之罪!”

謀大逆,一般指毀壞皇室的宗廟、陵墓和宮殿的罪行,若是泛指,偷盜宗廟祭祀之物,也可算做此罪。

劉吉棉花神情不複,立馬下跪道“陛下饒命啊!臣……臣實在是對那玉玦思念已久!陛下有所不知,那對玉玦乃臣母親陪嫁之物。這些年來,臣終日惶惶不安,母親去世已久,臣若連她的陪嫁之物都不能保管……那這兒子做得,著實是失敗得緊!”

“哦?你母親陪嫁之物,為何會出現在祭祀之上?”朱見深也來了興趣,追問道。

“這個……”劉棉花明顯有難言之隱。

“說!”朱見深卻不給他逃避的機會。

劉棉花咬咬牙,無視禮部尚書要殺人的目光,道:“陛下……此事還要從五年前的祭祀前夜說起。那日,您召臣進宮議事,一轉眼,便遲了。臣出殿後,碰上了主管此次祭祀的禮部尚書。他告訴臣,祭祀用的一雙玉玦不見了一隻。那玉玦有上千年曆史,已是通靈之物,若沒了,絕對要被陛下您怪罪,而若是臨時采辦,也定會被陛下您知道……當時,禮部尚書剛剛上任,他不想第一次主持這種大型祭祀便出這等大錯,故焦慮異常。”

“於是,你就將你的玉玦給他了?”

“是……”劉棉花承認“臣的玉玦和那玉玦極為相像,為了祭祀……便將自己的玉玦替了進去。”

“哼!”朱見深冷哼“為了祭祀?怕是為了籠絡人心吧?彈劾你的人一年比一年多,若不趕緊籠絡更多的大臣,你的位置哪裏還坐得穩?你膽子還真是夠大的!”

劉吉跪得伏下了上身,連連說“陛下饒命。”

“來人,將劉吉拉下去……”

“父皇。”小太子又出列,阻止了朱見深的話語。

朱見深有些不悅“太子,此事你無需多說了。劉吉犯下此等欺君之罪,罪有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