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腦性別測試題(3 / 3)

人都在本能地回避“重”,趨向“輕”,遇到過於“重”的人,其實都如釣魚釣到白鯨。

――

【愛被啟迪未必是福】

那種愛,常常是一生的最強音,要在將來可以預見的孤寂中被無數次咀嚼。

法國人用三島由紀夫的小說《肉體學校》改編了一部電影,由那個專演神經質女人的伊莎貝拉?於佩爾主演。

劇中人叫多梅尼克,服裝設計師,住大房子,穿好衣服,過上等生活,已經人到中年,欲望卻沒死,偶然在不大名譽的地方結識了一個英俊性感的服務生,開始是金錢交易,漸漸成了半信半疑的交往,終於過渡成爾虞我詐的同居。他們是不平等的,在欲望的世界裏,他比她富有,所以他以為是他在支配她,敢於不羈地說:“我經常會出去,我們是否能繼續,取決於晚上我是不是回來。”但人的世界裏,她比他富有,她知道怎麼收拾他,她把他趕了出去。幾年後再在街上遇見,他落魄潦倒,生了一個女兒拖在手裏,穿著一身廉價的不合身的衣服。但糟糕的是,就像半路的瞎比天生的瞎更痛苦,他已經見識過更好的生活、更強烈的欲望、更細膩的情感,卻無力延續,沒有比這更惡毒的報複了。

讓人知道這世界上有更好的、更強烈的、更豐富的人和事,是不是一件好事?若那人有能力追求,有資格延續,是造福,若那人沒辦法得到,沒可能經營,就是造孽,知道比不知道更糟。《長恨歌》裏就有這麼一段,被選成“上海小姐”的王琦瑤和外婆回到鄉下去,外婆看著王琦瑤,知道王琦瑤的日子將會很難了,而且會越來越難,因為“一個人如果長得好,是最怕她自己知道的,偏偏在上海那樣的地方,人人都要爭著搶著告訴你”,人一旦知道這些,又怎能甘心於落地生根呢?

王琦瑤還算是有資質的,尚且如此,那些沒資質的呢?看《今生今世》,逃亡路上的胡蘭成,一路留情,到處招惹小地方有點小秀麗的女人,認真地啟發她們沉睡的感情,但他注定是要走的,她們還得留在原地,情感閾值卻已經被調校到了半空中,但卻再難遇到這麼體貼入微、這麼會說話、這麼懂情調、這麼會調情的主兒。從此,普通的男人都難入法眼,再好的人都得被她們撿起來和那個影子進行比較,她們得用剩下的半輩子做個悵望窗外的包法利夫人。她們的日子從此也很難了,而且越來越難。

我有個女性朋友是服裝設計師,年紀輕輕已經成名,但她卻和一個出身平凡的保安戀愛,她毫不介意他的出身,帶他去看服裝展,引他認識圈中名流。小保安漸漸也獲得某種自信,甚至能就服裝設計發表一些意見,聚會上,他坐在她身邊,顯得十分快樂。然而我卻想,他如果和她分開了呢?他恐怕再難有這樣的機遇,獲得她這樣身份的女孩子的垂青,也難再獲得這樣強度的、自覺的、細膩的、有建設性的愛。他如果能忘記還好,但我怕他多半忘不了,那種愛,常常是一生的最強音,要在將來可以預見的孤寂中被無數次咀嚼。

也不隻愛情會有這麼強烈的結果,有時候,讓別人知道外麵的世界,知道有更多的可能,從此生出不安穩的心思,也是福禍難料。我有個作家朋友到小地方體驗生活,大力誇讚房東的兒子“聰慧”“是個天才”。他本是無心,在北京圈子裏的飯局上,有的是比這更誇張的讚美,但過了幾個月,那個孩子捧了自己寫的小說來了,並且還打算繼續寫下去,他本來可以安安穩穩地在小地方結婚生孩子,實現他開一家超市的夢想的,這下全毀了。

所以,愛被啟迪未必是福,欲望始終沉睡未必是禍。有時,喚醒欲望,啟發精神,需要智慧,而不動聲色,靜觀其變,任它自生自滅,需要更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