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開頭可跳過,不影響閱讀)(1 / 2)

黃沙古道殤,長河落日圓。

整個天地都被蒙上一股猶如黃沙般的霧障,看得不是很清晰,一條黃沙古道橫穿在大地上,兩旁長滿了腥紅色的爪牙花骨,沒有綠葉的稱配,但卻無比妖豔,像極了充斥在天地間張牙舞爪的邪魅。

這便是黃泉路和彼岸花,一個代表通往死亡和重生的大道,一片代表地獄和極樂的花海。

黃泉路上,黃沙漫漫,靈魂的最終歸途都會經過這裏,這時,每一株花骨裏便會飛出一名女子或男子,試圖用美色阻止前行的靈魂,但凡經不住誘惑的靈魂,隻會永生永世沉淪於其中,不得轉世投胎,重回六道輪回。

在黃沙古道上,有八九個靈魂正孤獨前行,他們有的身穿金龍黃袍,有的已經衣不遮體,有的西裝革履,有的青衫道袍…

這群人來自不同的時間和空間,有著不一樣的身份,高貴亦或低賤。但此時他們都隻有一個目的,就是走到這條路的盡頭,準備轉世投胎,重回六道輪回,化而為人。

他們前行在這寂寥的天地間。

當他們來到某片花海時,那片花海中的幾株花骨突然開始劇烈晃動,緊隨著花骨之上冒出一縷縷清晰可見的灰暗氣息,在上空一陣翻滾,然後化作一個個美豔至極的赤.裸.男女,直接衝向那群靈魂中。

每一縷氣息代表著一株彼岸花,亦代表著一個世界。

一花一世界,說的便是它。

起初他們的心智還算堅定,任憑他們如何誘惑,皆不為所動,因為他們都知道,他們想要重生。

可是隨著時間推移,第一個人終於忍不住了,是那位衣不遮體蓬頭垢麵的男子。

他生前是位乞丐,受盡了屈辱,感受了人世的世態炎涼,看破了人情冷暖,所以他發誓他要重新做人,要用高高在上的姿態再活一世。

可惜他沒能堅持,因為在花中的世界裏,他成了王,懷中妻妾成群,坐擁江山萬裏,食之山珍海味,一令聚財成山...

這誘惑於他而言,太過大了。

接著,第二個人也忍不住了,是那位身穿青山道袍的少年。

他生前是一個宗派的內門弟子,偷偷深愛著自己的同門師姐,愛深漸入骨髓,矢誌不渝。可惜沒能跟她表白,他就死在了那次宗門大會上。所以他發誓,他要回去,於他而言修仙隻是配角,除了他的師姐,他不在乎任何東西!

於是花中世界出現了他師姐的身影,而彼岸花中的的女子,亦是他師姐的模樣,所以他終究還是敗在了這誘惑之前。

彼岸花裏的世界不是世界,是心魔,是藏在他們心中最大的心魔,恨入魔,思入魔,執入魔...這一切都隻是他們心中最渴望得到的東西,執念太深,已經遠遠超出他們所能承受的範圍。

……

……

不斷有人被誘惑,不斷有人墜落,永遠的留在了花骨裏,成了養料的一份子,最後走到盡頭的,隻剩兩人。

那位身穿金龍圖案黃袍的的少年和穿著衛衣直筒牛仔褲的少女。

黃泉路的盡頭,是一片無邊無際的滄黑大河,河上隻有一座橋,橋上一位擺攤的美顏女子,在橋頭,還有一塊年代久遠的滄桑石碑,石碑上刻著幾行大字:

奈何橋上道奈何

是非不渡忘川河

三生石前無對錯

望鄉台邊會孟婆

這是孰能耳詳的《黃泉路》,說的便是冥界的茫茫路途,奈何橋,忘川河,三生石,望鄉台...

字體是冥界獨有的,它不同於這世間任何字體,形似虯髯曲胡,亂中有細,就像道家用來鎮壓邪穢的黃符上的符印,隱隱有莫大浩能傳出,鎮壓這條肅殺的腥紅色的大河。

這是三生石,那是忘川河,橋則是奈何橋。

忘川河中,白骨森森,鬼魅魍魎在死寂的河麵哀號慘叫,震懾人心,心有不穩者,在度過奈何橋時便會被鬼魅纏身,或成為邪穢食物,或化作河中永世不得輪回轉世的鬼魅。

橋上的妖豔女子坐在漆黑如墨的石椅上,手裏正拿著白色細絲織著什麼。她的身邊,有一大鍋,一堆柴火,一個破碗。

鍋中有物,正冒著騰騰熱氣,香氣繚繞。

柴火燒的正旺,細看之下,其實這所謂的柴火正是黃泉路兩旁的花骨,兩三朵置於大鍋之下,傳出幽冷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