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容安苦笑,知道他心意已決,說什麼都沒用,而且,雖然收不到糧草不是他的過失,大軍若是因此受創就是他也難逃其咎。隻得調來全軍武藝最高又機靈的人來護他周全,再深深地看他一眼,自去別處督察是否有紕露。永珹和海蘭察帶著人換上回人百姓的裝扮,在臨近黎明前最黑也是人心最鬆弛的時候潛進了城裏,約定以煙火為號,埋伏在城門附近的人就殺了守軍開城門讓大軍就攻城。

永珹臨出京前做了最充足的準備,回都的地形也是他的研究對象之一,他腦中不停地掃瞄過每一條街道,阿裏和卓下台後官員必定有所調度,但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官邸沒變,低聲把人分成幾組,交代他們去何地埋伏在最短的時間內分析情報,找到該暗殺掉的人殺掉並盡可能地嫁禍於人。所有人有條不紊地快速行動起來。

那一場激戰是讓人所有參與和旁觀的人都銘記於心。清軍背水一戰,身後是皚皚白雪,身前是刀劍相加,全憑一股視死如歸的衝勁才奪城成功。鄂將軍的指揮若定,當機立斷,四阿哥城內接應,配合無間。回軍見清軍攻入城中自然大亂陣腳,在加上權貴之間一夜之間鬧將起來,人心換撒,相互攻訐。沒有強有力的可以號令全軍的人,組織有效的抵抗來反擊,被砍瓜切菜般消滅,膽小的束手就擒或蒼慌逃躥,城內一時大亂,清軍不費多少力氣就把這個做為回軍最後堡壘的城市攻戰。

當乾隆收到消息,一切已經塵埃落定,他拿著捷報差點站不穩,吳書來眼尖,忙上前來扶住。過了一會兒,乾隆擺擺手示意沒事,戰爭勝利了他該高興,可是某小孩的膽子之大,也讓他後怕不已。

看來回來得好好教訓,竟敢隻身闖敵城,他沒想過隻要有一點失誤,他將麵臨什麼境地?!真是太莽撞太驚險,也不得不承認,這一仗打得太漂亮了!乾隆毫不懷疑,此戰會成為一個經典為後人所津津樂道,為皇家戰史添上亮麗的一筆。可是這些都不能掩蓋他讓他心焦後怕的事實,所以,孩子還是要教訓的。

至於戰後掃尾工作,就不在軍隊的職責內了,朝庭會重新派官員來接手,如無意外,回部的自治也到頭了。眾將士誌得意滿撥營回京,途中遇到朝庭派來的負責人,竟然也是永珹熟人,是那年那個和他有幾麵之緣的狀元何霖。他這種人在翰林院窩了兩年,放到地方上必定想幹出一翻大事業,比那些多年沉浮官場的老油條們有魄力又清廉。

離大軍歸京還有三日,卻有一騎快馬加鞭進了皇城,路上行走的百姓紛紛讓出一條路,到城門前卻絲毫沒有放慢速度,城門一守軍正要攔時,被另一個資曆老的守軍拉住,“你沒看他那身裝扮嗎?是你我哪個能得罪的!”大軍回京的消息早就傳遍了京城,這人一身戰甲風塵仆仆而來,猜也猜到有要事進京。

永珹一路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入了宮門,來到乾清宮門時,腳卻仿佛腿被釘住了一般,看到他熟悉的殿宇時反到不知該如何是好,甚至連上前一步都覺得困難。最後一戰時,兩軍在地理位置上完全重合,打得不分你我,鄂容安終於再管不過來永珹的安危。

事實也證明他有足夠的能力保護好自己,當他一次次接近死神時,腦中的畫麵竟是和乾隆在一起的一幕幕,他在那一刻,就在流矢斷劍齊飛的大街上,忽然明悟了。乾隆這些年來用霸道和溫柔織就了一張網,而他就是落在網裏的那個笨笨的獵物。逃不掉,走不了,隻能等乾大蜘蛛轉身看到他,然後被美美地吃掉。隻是,乾隆還不知道有人落到了他的網裏,如果發現對象是自己兒子的話,說不定會一腳將他踢飛。他都不知就這麼脫離大軍獨自趕回來是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