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汴京公子(1 / 3)

今年的汴京城,初雪來的格外早,往年這個時候剛是楓葉滿枝秋遊忙,而現在已是一樹梨花壓海棠。

位於大陸中部的汴京城從來都是最繁華的地方,作為安陽帝都,每日往來商賈車隊數以千計,天下珍奇皆彙於此,隻要有足夠的銀兩,甭管是寸許大的走盤珠,還是南海的鮫人淚,在這兒都不是稀罕之物。隻要在這汴京城住過,踏上城內的青石板路,就能知道何為人間天堂。

汴京人都知道這麼個規矩,在這城裏,隻要別靠近城北的那座高牆,怎麼閑逛都別有一番滋味。

此事便需從這哭牆之由來說起。

卻說那城北高牆如臥龍在野,高約數丈,看著極是巍峨堂皇。整座城市被這高牆涇渭分明的分為兩部分,牆內是皇家與貴族們的居所,喚為內苑,牆外是尋常百姓們的家園,名喚外城。

這麵城牆乃是當朝靈帝命天下工匠齊聚帝都所築,為築此牆征用萬千民夫,城下白骨累累,陰風慘慘,雷雨之日猶如鬼哭,此牆因而得名哭牆。

由此天下怨聲載道,義軍雲起,汴京城守將懷恨已久,開門獻城,義軍入城後擁戴高祖十世孫繼位,這位素有賢名的閑散王爺展示出了仁厚寬宏的一麵,與民休息,由此開啟了數十年的太平盛世,隻是不知為何,哭牆下的寒風卻更加陰冷了。

而這熱熱鬧鬧的外城,又數朱雀街最為繁華,此街盡頭便是內苑,城門之處有一個數丈高的朱雀銅像,因而得名。

傳言此間之地多有王公貴族便裝出遊,更是留下過皇子公主錦衣夜行的旖旎傳說。

身為安陽王朝的晉王之子徐慶芝,繈褓中的他便已經是別人一生難忘項背的從四品明威將軍,出生之時皇帝親至晉王府,賞賜之物絡繹不絕,榮光無限,五歲時入宮麵聖,因言語聰慧,皇帝喚至身前,手撫其背而讚之“晉王家千裏駒也”。

十四歲隨其父出征塞北,一身明光鎧,手執亮銀槍,斬將奪旗,北蠻聞風喪膽,十五歲輕騎突進,攻破東夷王庭,俘其王族而歸,群夷束手,帝國以東一戰而定,君父龍顏大悅,回京之時百官出城十裏相迎,君上親臨,同登禦輦而歸。

本該順風順水做小王爺的他,十六歲時卻在戰場上被西巫的神箭手一箭射中胸口,墜下馬來,急救回營時已是嘴唇烏青,氣若遊絲。

皇帝聞訊大發雷霆,將宮內的禦醫盡數派往前線,怎奈何已經毒入骨髓。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一雲遊道人來至營前,說了一番紫薇數術之類的話後留下一味藥方和一枚道符。

一眾醫官猶疑不決時,晉王力排眾議令人按藥方煎服,慶芝飲下藥汁後一口烏血噴出,終於是救了回來。

死裏逃生的徐慶芝卻沒有想象中的歡喜,常常一個人沉默不語,前來道賀的人都讚歎世子殿下愈發沉穩,有乃父之風。

可隻有自己知道,從鬼門關僥幸逃生後,他的身體仿佛住進了另一個靈魂,腦海中常常閃過一些不屬於自己的記憶。

那些記憶之離奇,讓他有時候懷疑隻是一場夢境。

夢裏是一個血海滔天的世界,與眼前的歌舞升平相比猶如地獄,隨處可見的裸露在外的屍骨,就連戰場上廝殺多年的徐慶芝也心有不忍。

他看到了一人一劍獨守天淵的劍客,看到了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豪傑,更有須彌芥子化為一國的佛陀,尺地寸天一步萬裏的仙人。

在夢的最後,隻見一人一劍淩空而立,周身諸天神佛宛若實質,光影縱橫之下整個世界仿佛都劈開了一角,在漫天血雨之中留下一片淨土,徐慶芝心生崇敬之情,正待細看那人容貌之時,胸口舊傷劇痛,將其從夢中驚醒。

而後時常徹夜無眠的徐慶芝身體也愈發虛弱,從此天下無雙的少年將軍隻能黯然退居帝都。

一晃三年匆匆而過。

徐慶芝今日趁著初雪已停,身著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肩披大氅,腰係美玉,帶足銀兩,獨自一人大搖大擺的從朱雀

(本章未完,請翻頁)

門而出,四處閑遊。朱雀街拐角的陳記茶樓裏聽說到了些新茶,是連皇宮裏都沒有的好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