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夢是好的吧?至少醒來時沒有以往的悲傷悵惘,還有一點溫馨安慰。
也許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提到房子,夜裏就夢到爸媽有墓室…如果茫茫大荒某處真有這所在,爸媽在另一個世界繼續恩愛相守,也過得很好,那她就太快樂了!
而且越過大洋到紐約托夢給她,表示一生不能坐飛機,隻能在小範圍活動,最遠隻到台南的媽媽,也終於擺脫曆劫病體,可以自由遠飛看世界了。
“自由…你們自由去。”媽媽曾經說。
有著一樣的身高、相仿的身形、神似的眉眼,代代骨血相傳的,從靈魂悲禁在秀裏西院的親外婆,到受製於衰弱病體不能走遠的媽媽,到跨越大洋踏在異國土地的女兒,內心所不斷呼喊、執著、追尋的,原來是更寬廣、更自由的天地呀…
靠著暖呼呼的辰陽,她呼吸慢慢勻稱,整個人鬆緩下來。
“再見啦,我的小太陽!”半夢半醒之間仿佛有人說。
“再見啦,我的爸爸!”她本能回應。
蒙蒙朧朧中,她覺得自己手拚命揮,揮呀揮的,直到再也看不見爸爸為止。
【全書完】
[ 置 頂 返回目錄 ]
後記
( 本章字數:1465 更新時間:2010-1-1 14:52:00 )
終於寫完了!
看到這句話,有些朋友大概會馬上點點頭,從我寫《白蝶藤蘿》到現在已經八年了,這其間收過不少信件,要我寫小太陽旭萱的故事。
我完全沒有準備,也沒有想寫,因為寫旭萱,就必須麵對紹遠和敏貞的死亡事件,如《白蝶藤蘿》序中說的“幾年前的夏天,他死於一次意外,她哭得肝腸寸斷。他七七法事做完,淩晨剛過,她亦死於睡夢中。”
這短短六句,包含了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隻是多年來我一直不知如何去觸碰,隻習慣把它放在隔太平洋的某座城市的某間屋子的一個密封小鞭裏,離我遠遠的就是。
但世事總奇妙;六年前有了電腦,又有好心bobo架的言妍書房網站,讀友可以對故事直接交流;六年來有許多討論,我一點一滴回答,經年累月下來,小鞭竟也慢慢打開,才覺得這個故事或許不是那麼難啟口。
這一動筆就是一年三個月。
不是這個故事難寫,因為都已經在那兒很多年了。問題在我,經一次大病之後,體力受到影響,變成標準的江女才盡,筆力鈍到令人沮喪,隻有靠著毅力每天與字慢慢磨,幸好一直很喜歡磨字,不以為苦,才能慢慢完成。★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筆事第三章的鄭榮美,是來自《帶翼天使》,她死的來年,十七歲的沈玥柔就出事了,那是一九八三年。
筆事第四章的方以緣,是來自《紫日即夢斷》,花了一點篇幅,本來不想寫入,但男主角辰陽對她的人生有一次偶然但決定性的影響,而她對女主角旭萱的感情觀也起過作用,所以放了進來,就假設有讀友也想知道一些關於以緣的事嘍!
其餘人在《長相思》係列中都曾先後出現過,書房“人物輯”中都有,我就不多說了。
有朋友曾提到“大河小說”一詞,是以一家族興衰為主體如河流般綿長浩湯的長篇寫作方式,還必兼及曆史背景、田野調查和社會現實,是今日建構台灣史一個特殊且重要的方式。
我並沒有這方麵的企圖心,也沒有做這些事的能力和環境。當初會開始提筆寫作,比較像《紅樓夢》開章所言的“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當然我文才差遠了,就隻能輕鬆、自由、隱匿、無壓力地以言情小說方式來書寫。
於是,從家族內、家族外、曆史的、傳說的…逐一探尋,九年下來,連同這本《藤樹歌》,也寫了三十二個故事了。
以我個人取材的偏好,故事中之女子無論是平順幸福、坎坷悲傷,或勇敢冒險、保守怯弱,或完滿討喜、備受爭議…她們都活得毫無保留、盡其在我,把一生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從其中得到極大的勇氣和意誌,也如一位讀友說的,生活中充滿了再生力。
這是終於完成本書的小小靶觸,寫到這裏,差不多是涕泗縱橫了,感謝!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