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段(2 / 2)

小蔣隨想:電視劇《士兵突擊》中有一句話令人感懷——不拋棄、不放棄。影片講述的不拋棄自己的戰友,不放棄至高的信念,不僅激蕩著觀眾的心靈,而且也是對一些不良社會現實的鮮明批判。然而,誓言再雄壯也是停留在口頭,在熱血澎湃之後,在麵對現實的舍與得的選擇之時,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真正做出抗爭與犧牲,哪怕抗爭與犧牲並不需要很大的付出。讀了4年大學,誰不願意在畢業照中留下自己的定格?誰不希望同窗好友記住自己的音容笑貌?這位在畢業照中被“漏拍”的女生沒有錯,她希望別的同學也拿到有她的形象的畢業照是因為,她覺得他們是一個集體,她不希望在定格這個集體的瞬間自己卻被“拋棄”。遺憾的是,包括該校老師在內的一些人對此不以為然。他們對於少了一位同伴,少了一個學生,是持無所謂的態度。他們很可能覺得,吃過“散夥飯”、照了畢業照後,大家就各奔東西,各人顧各人,沒必要再為重印“多一個人”的照片“浪費”自己的銀兩,更懶得去與照相館交涉。這種自私與功利不禁讓人感歎:某些著名高校還有沒有人文底線?某些人口口聲聲說的集體主義或者團隊精神究竟是不是在扯淡?我以為,複旦大學校長為此向學生鞠躬道歉,恐怕難以贏得諒解。因為,他對這一問題的認識難說深刻。“試想某位學院的院長或者書記‘缺照’會怎樣”隻是試圖讓某些人從官本位的角度換位思考,缺少對學校自身問題的嚴肅批判。人字的結構是相互支撐。當學生已然畢業,卻連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基本答卷都做不好,難道這就是高等教育的成果?對此,道歉就能“搞定”嗎?

複旦校長鞠躬致歉能否守住大學的底線?

複旦大學昨天舉行2011屆本專科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3500多名學子獲頒學士學位。在畢業典禮上,校長、中科院院士楊玉良教授為了一張畢業照在講話中向在場的所有同學鞠躬致歉,並寄語大家守護好每一顆心靈,讓大學成為滋養心靈的地方,在未來讓心靈和想象力一起展翅飛翔。(7月3日文彙報)

複旦大學某學院的一位女學生,在拍畢業照時帽子掉在了地上,因為低頭去撿而錯過了合影的瞬間。雖然攝影師當場補拍了一張,但是發到同學手中的卻還是那張缺了一個人的畢業照。這位女生去找學院要求重印所有同學的畢業照,學院卻推脫說這是照相館的責任,讓她自己去交涉,還認為她在小題大做,隻要給她自己重新印一張就可以了。無奈之下,這位女生隻得給所有同學發短消息,詢問是否願意分擔重印的費用。

就因為有了這起讓複旦大學校長楊玉良聽後“感到萬分羞愧,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