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段(3 / 3)

“也因此他們對皇帝有懷疑是一定的。”

“論調上說不通吧,皇帝要殺一位妃子不用這麼大費周章,而且行房若能散播累積奇毒,其他妃子也該遭殃了。”後宮佳麗之多,就算皇帝當時再怎麼寵愛這位外來的絕色佳人,也沒那麼專情,隻疼愛一位寵妃。

“確實如此,當年發現聖女身中奇毒的長老們,雖憤怒也很納悶,因為除非聖女與他人有染,否則皇帝實在無此必要用這種手段殺人。”傅遙風也認同。

“身為軒轅媧氏的聖女,對貞節是相當自我嚴律,再加上當年的聖女極為受寵,與他人有染不可能,而且聽起來這種毒可非幾次就毒發,應定頻繁接觸,皇城如此森嚴,後妃所居之地更是重重護衛,真要有私通醜事,也絕無法長久,更遑論要接觸得如此密集到累積毒害。”這一點確實令人費解。“以此而論,當真是身為枕邊人的聖上較有可能,隻是……為何呢!”無此必要呀!

“就是缺乏證據,也想不通,才會在當年沒有對天都王朝做出任何動作。”

中原與軒轅媧氏最大的交流便是冶煉後的鑄雕術和草藥,武力上,軒轅媧氏多得是對劍術造詣極高的能人,因此每幾年也舉行劍陣上的君子交流,但從三十年前的聖女身亡後便停下這些交流,唯有民間百姓的往來買賣未曾斷過。

“就算沒有做出動作,心結仍在,才會將每年代表朝廷來對聖女吊慰的官員拒絕於外。”

蘇少初就記憶聽聞所及,在皇帝方麵,也因對亡者的尊敬與思念之情,始終對軒轅媧氏一族包融體諒。

“我想雙方最大的交惡點,在於他們當時對中原皇帝提出,希望能將聖女之子交予軒轅媧氏一族扶養長大,皇室斷然拒絕!”

“當今皇帝怎麼可能答應這種事,將自己的皇子送給外族扶養,再說當時剛出生不久就失去母親的皇子,可受皇後疼愛了,對他的嗬護與親生子無異。”

生母在繈褓時便染病去逝,這位當年的小皇子不但沒受到現實的帝王家冷落,相反的,溫柔充滿母性的皇後不但關懷這位失去母親的小皇子,最後還帶在身邊親自照料,連當時已封為太子的皇後長子,對這位眉清目秀的小嬰孩也充滿兄長的疼惜,因此朱毓的成長,當真是備受長輩與父兄的關愛,也才有如今權勢一身的地位。

“我記得雙方再有交集是到三皇子十六歲。”蘇少初喃言的自語,努力喚起過往的思潮。

“記得聽人說過,當時的軒轅媧氏忽然願意接受天都王朝的邀請,一見當年的聖女之子,那一次雙方不但排除早先心結,甚至為著能讓聖女之子了解軒轅媧氏的曆史,彌補早年裂痕,才有第二位護教使女嫁到中原來的事。”

軒轅媧氏舉國上下一心信仰牟尼玄道,以中原角度看來,這是一個融合佛、道兩教教義的教派,聖女更是幾十年一得,由教中六位觀星天象者,來測知聖女的降生;而護敦使女每十五年選出二任,在聖女未出現時,便是由二位使女暫代聖女之職,地位僅次於聖女。

“記得這位來到中原的護教使女還是上一任聖女的妹妹,算來是與朱毓有血脈之親的姨娘。”

上一任聖女與後來的護教使女雖是同父異母的姊妹,年歲差異卻極大,所以使女對曾是聖女又嫁到中原的親姊姊,根本不可能相見,因為還才出生不久,親姊姊就死在中原了。

在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