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驚變
七月初三。
烈日下,一匹快馬在山間疾馳,馬蹄聲在山穀間轟響,如迅雷般一掠而過。
馬上是一個渾身鮮血的武士,頭盔早已丟棄,頜下虯髯被血塊凝成一片,背上仍插著一把斷箭。當行到一個懸崖跟前,戰馬一聲悲鳴倒地,武士騰空而起頭也不回,衝到崖邊朝上大喊道:“快開門,有緊急軍情稟報!”
過了片刻,一圈光暈向四周擴散開來,空氣似乎被扭曲了一樣,慢慢呈現出不同的景象。懸崖前方的萬丈深淵,竟然變成了一片極大的平原,一座雄偉的城池逐漸顯現出來,城牆上刻著三個大字——東陵府。
城樓上的士卒一陣騷動,一麵向上飛稟,一麵同時升起閘門,急忙將武士迎進城內。
這名武士名叫裘杉,是東陵道紫壺關的一員偏將,幼年時曾經跟隨一名遊方術士學過幾年武技,多年苦練下來,在東陵道也算的上是小有名氣。盡管離真正的名門弟子相差甚遠,還是被東陵府兵馬大元帥高庸涵看中,召到軍中效力,幾年下來屢立戰功,可謂是勇貫三軍。但是看到裘杉的模樣,兩旁圍觀的百姓眼中充滿了驚恐,一種不安的情緒彌漫開來。
此時,一群人從長街的盡頭疾步走了過來,當先一人不過三十多歲年紀,身穿一襲蘭袍大袖飄飄,頗有些道骨仙風的味道。裘杉一見此人,麵露驚喜,一直強撐著身體的信念瞬時鬆動,身子一晃癱倒在地上,口中卻叫著:“曆天師,你居然趕回來了,東陵府這下有救了!”
那曆天師急趨上前,從懷中掏出一粒丹丸塞進裘杉口中,沉聲道:“先別著急,有話回王府再說。”回頭吩咐隨行弟子:“先扶裘將軍回府。”
回到王府後,曆天師將下人悉數摒退,隻餘下兩個完全包裹在黑衣之下的神秘人,坐在一旁一言不發。
裘杉已然緩過氣來,狐疑地望了兩個黑衣人一眼,向曆天師問道:“曆天師,這二位是?”
“是我請來的朋友,不用顧忌。”
裘杉點了點頭,從懷中掏出一個竹簡,遞了過去:“天師,蘊水族出動高手,於五日前醜時突然攻擊紫壺關,幸虧高帥早有防範,血戰後擊退強敵,但是自高少帥以下,戰死的將士有五百餘人。第二天,蘊水族大軍三萬人將紫壺關團團圍住,紫壺關守軍不過八千,高帥連派數人突圍求救,均被蘊水族高手擊殺。”
說到這裏,裘杉連聲長歎,繼道:“苦戰兩日後,連關內百姓都上了城牆,高帥眼看不敵,命我回東陵府報信,眼下隻怕紫壺關已經危在旦夕了。”
“嗯,此次東陵道的變故,隻不過是大亂的開始而已,其實早在十幾年前,盛世衰亡之際就已注定。”曆天師走到裘杉身旁,用手按住他的肩膀,目光中忽然閃過一絲不忍,“如今連大衍國都已覆滅,更何況是東陵道?你雖然勇武過人,逃過了蘊水族的追殺,可還不一樣要死?”
裘杉驟聞此話,一呆之下,猛然間感覺內心一痛,體內靈念被三根尖刺連環擊碎,心神頓時失守。裘杉一聲暴喝,座下木椅頃刻間粉碎,凝聚最後一口真氣一口鮮血如刀一般劈出,曆天師急退,左掌揮出擋在身前,指間一枚戒指忽然變成一麵盾牌,將血箭擋在身外。而裘杉雙目圓睜,眼神中盡是不可思議,大叫一聲倒地而亡。
曆天師歎了口氣,走到裘杉屍身旁邊,從裘杉的心口起出一把小刀,低頭看了看衣襟上被血箭擊出的破洞,心中明白,既已出手再也無法回頭了。
那兩個黑衣人自始至終都未曾動過,裘杉一死,其中一人用極其怪異的語調說道:“曆山,好好準備一下,東陵王葉帆應該很快就回來了。”說完兩人身影越來越淡,漸漸隱入虛空之中。
“這次重始宗謀劃良久,時機把握的如此精準,東陵道定然是保不住了。”厲山回憶起以前同葉帆的賓主相得,心裏默念著:“葉帆,你最好別回來,我實在是很難對你下手!”
就在裘杉死後的第二天,東陵府的百姓如同往日一般,忙著各自的事情,突然有人喊道:“快看天上!”
周圍的人紛紛仰頭,就見一團放出紅光的五彩雲霞,從西邊飄了過來,在朵朵白雲中間十分醒目。這朵雲彩形狀十分獨特,前麵豎起一個高高的尖角,中間是橢圓形的紅暈,後麵拖著幾條尾巴,就像一隻巨鳥一樣,速度極快。
人群中有人認得這團雲彩,大聲歡呼:“這是王爺的雁仙舟,是王爺回來了。”頃刻間,東陵王葉帆回到東陵府的消息傳遍全城,給了百姓極大的寬慰,因為葉帆的歸來,也就意味著東陵道不會再有危險了。
雁仙舟停在城東上空,隻見金光一閃,這團雲彩變做一隻小小的紙雁,被一個身著紫袍的中年男子收入懷中,一群人緩緩落在地麵上。
百姓紛紛圍了過去,一個年長老者向那個紫袍人深施一禮,欣喜問道:“王爺,你總算趕回來了。”跟著又向紫袍人身後的那十幾個麵色冷竣、神情高傲的灰衣道士施了一禮,“這些想來就是天機門的眾位仙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