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端驚變(1 / 2)

東齊國十六年,春,北戎人主動向東齊請求簽約停戰,自此,戰事掀過了一頁。

這應是一個極尋常的早上,卻因一個人變得不得不隆重起來。當朝丞相秦彥為官多年,忠心耿耿,甚得皇上器重,在朝內外都頗有威望。丞相獨子秦暄明少年倜儻,文采斐然,三月前出使北戎,與北戎人定下盟約,致使北戎人退出邊境,向東齊稱臣,並承諾永不再對東齊開戰。自前朝以來,北戎人多次侵擾,幾十年來征戰無果,倒是被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給輕描淡寫地解決了,一時朝野內外都在稱讚秦暄明少年英勇,睿智過人。

皇上特詔秦暄明上殿聽封,誰知這個風頭正盛的少年,推掉了所有的賞賜,對著皇上深深三拜,道“臣能為陛下分憂實乃臣之幸事,微薄之力本不應有所求,隻是,二公主秀慧賢淑,臣心儀已久,今日臣鬥膽,懇請陛下將二公主許配給臣,臣雖死無憾!”

“誰?”

“二公主,雲槿公主。”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所有人的表情徹底凝固了。秦暄明此刻最得聖心,不趁此邀功請賞,竟提出這個要求,不是皇後的大公主已讓人費解,竟然還是最不起眼的二公主。早有大臣麵露鄙視神色,果然還是輕狂無知的毛頭小子,僥幸立功,卻不懂得利用,一個駙馬的身份又算得了什麼。

秦暄明要娶二公主雲槿,這簡直是開春之後最響的一聲驚雷。早有宮人將消息傳出,猶如一個霹靂,霎時在寂靜深宮炸開。

“怎麼會是二公主呢?”

“皇後娘娘不是有意將大公主許給秦公子的嗎?”

“秦公子怎麼想的,誰不知道二公主是從宮外來的,最不得皇上喜歡了……”一群小宮女嘰嘰咋咋地圍在一起議論,左右是不相信。

“三公主到——”一個清秀的小丫頭故意咳了一聲,正嚼舌根的小宮女們忙噤聲,行禮。

“二公主也是由得你們這樣議論的,傳到皇上那裏,還想不想活了?”一位年長一點兒的宮女正色厲聲到,嚇得幾個小宮女一抖嗦,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抬。年長的宮女正是三公主的掌事宮女平娘,她手裏扶著的自是三公主玉嫻。

“二公主是本公主的親姐姐,我們姐妹不分彼此,倘若我再聽到這些閑話,隻當你們是在議論我,我自會告訴母後,到時你們也怨不得我。”

玉嫻梳著精致的宮妝,著一身紫衫長裙,臉上雖隱隱帶著幾分病容,卻氣質非凡,恍若仙人。她言語間雖是帶有慍意,那聲音卻是極輕柔的。

幾個小宮女剛退下,玉嫻忍不住問平娘道,“她們剛才說的是真的嗎?秦公子他當真要娶二姐?”

“這個奴婢也不知,秦公子並未見過二公主,怎會?”平娘也疑惑起來,但見自己的主子神色緊張起來,身體也在不住地顫抖,忙溫言安慰到“或許聽錯了,這些小丫頭的話哪有一個準兒?“

“公主,聽說是皇上身邊的小喜子剛剛從正和殿裏傳出來的,秦公子請皇上賜婚,要娶二公主呢?”一旁的小丫頭卻饒有興致地談論起來,“聽說,秦公子什麼賞賜都不要,還說早就喜歡二公主了呢!”

“住口,你懂什麼?哪聽來這些不三不四的話在公主麵前亂說,朝堂上的事,怎麼讓你一個小丫頭知道得這麼清楚!”平娘喝聲打斷了她們,自己主子對秦公子愛慕已久,眼下竟傳出這樣的消息,真讓人有點擔心。

“平娘,我們去毓秀宮看看吧。”玉嫻眼裏已有濕意,言語更像是在哽咽。本來擔心皇後有意將大公主下嫁,不曾想今日又傳出這樣的消息。

毓秀宮原處地勢偏南,靈妃娘娘病逝後,就一直是二公主雲槿居住。靈妃出身商家,是皇上未登基前時受寵幸的。事後皇上忘了這段露水姻緣,直到幾年後故地重遊,才將靈妃與二公主接進宮。靈妃進宮不到一年就病逝,獨留年僅六歲的雲槿公主。偏偏雲槿公主性子古怪,行事乖張,不得皇上皇後歡心,又與大公主結怨,整個宮裏,隻有三公主和四公主與之親近些。二公主的毓秀宮隻有掌事宮女如娘和涓兒、心兒兩個貼身宮女,加上其他宮人也籠統不過十幾個,平日靜得很。不料,今日卻遠遠聽到一陣吵鬧聲,毓秀宮內外擠擠攘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