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倒黴之人必有可欺之處 ...
“啪,啪,”永璂被按在春凳上,兩個太監麵無表情站在兩側,手中的竹板結結實實的一下一下打在他的身上,打一下報一個數“十一,十二…”,緩慢而沉重,臀上劇烈的疼痛傳來,像鋼針一樣直刺他的大腦。
不能哭,不能叫,要忍住,他是個阿哥,而且他已經十歲,馬上就要十一歲,已經是個大人了,受罰被打就已經夠丟人的了,要是再哭叫連天,那隻怕明天就會傳為全清宮的笑柄,他皇阿瑪怕是更要看不上他了。
永璂緊緊地捏著拳頭,指甲深深地刺到了肉裏,滿頭淋漓的冷汗,自己都能感覺到那汗珠一滴滴地落在地上。為了能分散些注意力,減輕點巨痛的感覺,永璂試著去想些別的東西。
想什麼呢?對了,就想想這次是為了什麼才挨打吧,‘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可是紀師傅總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他要好好總結經驗教訓,下次千萬不能再犯,被打板子可實在是太丟人了,也實在是太痛了。
真奇怪,永璂記得他小時候也被打過一次,那次肯定就沒這麼痛,他都快沒什麼大印象了。
那次是因為什麼呢?好像是他六歲時候的事情。
小孩子大冬天裏貪睡,有一天早上實在起不來,就硬賴在被窩裏,不肯起床去上書房,他皇額娘叫了幾次,看他實在睜不開眼,就舍不得了,幹脆派人去幫他向上書房的師傅請了假。讓他好好大睡了一覺。
誰知第二天他皇阿瑪就正好去上書房裏檢查他們的功課,查到他們幾個小阿哥的時侯,可巧了,偏偏問的就是師傅頭一天講的那些東西,結果他答得差極。
其實本來也沒什麼大不了,一個學堂裏的學生總是會有學得好的和學得差的,皇家學堂也不能例外,良莠不齊是正常現象,他才六歲,答得差就差唄,乾隆頂多罵他兩句就完事了。
可是當時那位師傅不知怎麼搞的,非要跳出來勸勸乾隆,說道十二阿哥問題答得不好是有原因的,請陛下息怒。
陛下並沒有怎麼怒,可聽了那原因後就真怒了,說他如此小小年紀,沒病沒痛的,就會想著偷懶曠學了,這還了得。命人就在書房外麵當場打了他十板子以示訓誡。
他當時嚇壞了,哇哇大哭,其實那十板子真不疼,他那時就是被嚇著了。
等他被人抱回去後,皇額娘也很自責,直跟他道歉,說額娘不該自作主張給他請假的,把他抱在懷裏又親又哄,於是他心裏那點埋怨額娘的情緒也就隨之煙消雲散。
唉,現在再想起來那事情恐怕並非偶然,怎麼皇阿瑪就會這麼巧的,非要抽查頭一天他沒學過的功課呢,那師傅又幹嘛非得在皇上沒有問的情況下冒頭出來說十二阿哥不會回答情有可原?
恐怕就是想挑唆皇阿瑪教訓他這個沒事就偷懶的學生吧,估計在師傅心中還是個仗著皇後嫡子身份偷懶的學生,不僅能教訓了自己,而且還能起個警懾其他人的作用不是。可是一舉兩得啊。
那會兒自己小,糊塗著呢,而且又一向很寬厚,肯定想不到師傅是故意的,就算這事是師傅多嘴引起的,自己也不會記恨到他的頭上。
其實他現在就算是長大幾歲了,也還是一樣很寬厚的,對誰都不願意往壞裏想,大家都和和氣氣的多好,怎麼會有人想不開,沒事幹去算計別人呢?又費神又費力,害別人痛苦受罪了難到他自己看在眼裏就會好受嗎?
反正他永璂自小要是連累得什麼宮女太監受了罰,挨了打的,他的心裏就會很不好受。小時候不知道怎麼去表達那種感覺,現在書讀得多了,終於知道那個應該叫做愧疚和憐憫之情。
可惜在這複雜的深宮中,跌跌撞撞地長到現在,他很失望地發現,並不是人人都和他感覺一樣的,很多人都熱衷於損人利己,害得別人吃苦受罪了後沒有一點心理負擔,還能自若的談笑生活,真讓他歎為觀止。
不知道皇額娘那時想到這一層沒有,不過也沒見她後來對那師傅有微詞或是尋他的麻煩,以皇額娘那愛憎分明的性子看,肯定是沒有察覺自己挨打是那師傅使了絆子的結果。
“二十一,二十二……”永琪疼得把嘴唇都咬出血了,怎麼想了這麼半天才打了十下,不行,不行,自己剛才的思路繞得太遠了,不是說要總結這次的教訓嗎?重新來。
嗯,那麼這一次呢,這次是因為什麼又被皇阿瑪打了?有人在背後使絆子害自己嗎?細細想來應該是沒有,這次純屬自己倒黴。或者說,自己一直都是這麼個經常倒黴的樣子,而且每次倒黴過後都不會生事抱怨,所以這次自己理所當然的就該倒黴。
不知是自己不夠聰明討喜還是怎麼著,這宮裏的皇子皇女們誰都不願意和他玩,害得他小小年紀總是獨來獨往的。皇額娘隨著他年歲大了,對他也是越來越嚴厲,動輒就要教訓他不懂事,不知上進什麼的。
自從上次他看著被皇額娘和容嬤嬤私自關在坤寧宮暗室裏的紫薇姐姐可憐,偷偷地去給五哥報了個信,他們帶著皇阿瑪到坤寧宮把紫薇姐姐找出來後,五哥看見自己時倒是態度好些了,有時還會招呼一聲,教導兩句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