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戰亂(1 / 2)

第一章

每年的三四月,都是苧蘿村最美的光景,繁花盛開,柳樹成蔭,引來無數翠鳥蜂蝶嬉戲飛舞,清澈的溪水繞著村子潺潺流過,因為經常有女子在這裏浣紗,久而久之,這溪水便有了名字——浣紗溪。

夷光緩步走在一株株繁密盛開的梨樹下,似蹙非蹙的籠煙眉下是一雙秋水明眸,顧盼生輝,隻是一眼,便仿佛盛過無數山光水色,所謂傾國傾城,大抵就是這樣吧。

她撿起地上的一片落花,無聲地歎了口氣,繁花如期盛開,隻可惜……這一年已經沒有了賞花之人。

梨花,梨花, 這一次,怕是真的要分離了……

“你果然在這裏。”一名年紀相仿的藍衣少女來到夷光身邊,若說夷光美若天邊華雲,讓人驚歎卻不可觸碰;那麼,她就是人間的牡丹,秀麗真實。

夷光將手中的梨花別在鄭旦衣襟上,微笑道:“姐姐怎麼知道我在這裏?”

“你最喜歡的就這麼幾個地方,一個個找過來,總能找到的。”鄭旦笑一笑,隨即神色嚴肅地道:“快回去把衣裳還有要緊的東西收一收,咱們得趕緊離開村子。”

夷光點點頭,低頭望著梨樹的根部道:“隻可惜去年埋下的這幾壇梨花酒沒法取了。”

“等戰事平息了,我們就回來,施伯父一定能喝到你親手釀的梨花酒,別擔心。”鄭旦伸手拂去不知什麼時候落在夷光肩頭的梨花。

夷光舉眸遙遙望著國都的方向,憂聲道:“吳國來勢洶洶,這戰火,怕是輕易平息不了。”

鄭旦倒沒她那麼擔憂,“兩年前吳國來攻,結果被大王妙計得勝,不止兵敗,還賠上了吳王闔閭的命,這一次大王定然也能得勝。”

夷光默默不語,兩年前,吳國雖然也來勢凶猛,但未曾攻至越國國都便已兵敗,可這一回……

希望天佑越國,天佑千千萬萬的無辜百姓。

正自失神之時,一道輕紗忽地覆上她的麵容,令夷光詫異不已,下意識地就要伸手摘去,卻被鄭旦阻止,“不許取下。”

“姐姐你這是做什麼?”

鄭旦一邊替她固定麵紗,一邊道:“我聽說吳軍殘暴,尤其是那吳王夫差,相貌猙獰,又生性凶殘好色,你長得這般好看,萬一被他們遇見,必定會被擄去,這樣拿麵紗遮一遮,便可省去許多麻煩。”

夷光想想也是,感激地道:“還是姐姐想得周到。”

鄭旦笑一笑,拉了她的手道:“快走吧,母親那邊怕是已經等急了。”

一路過來,到處可見攜妻帶兒離村逃難的人,曾經熱鬧的村落,如今變得空空蕩蕩,幾乎看不到什麼人影,令人心生悲涼。

村子裏,鄭母正在門口焦急地張望著,看到鄭旦過來,麵上一喜,趕緊迎上來,埋怨道:“你這孩子,明知道馬上要走了,怎麼還四處亂跑,可讓為娘好生擔心。”

“女兒見夷光不在,就去找她了。”說著,鄭旦轉頭對夷光道:“快回屋收拾一下。”

“嗯。”夷光向鄭母行了一禮,轉身進了旁邊的屋子,施家與鄭家比鄰而居,所以她與鄭旦自幼一起長大,感情甚好,猶如親姐妹一般,但鄭母卻並不喜歡她。

看到夷光進了屋子,鄭母不悅地訓斥著鄭旦,“你也真是的,咱們跟她非親非故的,管她做什麼。”

“母親。”鄭旦對她的話頗有微詞,“什麼叫非親非故,夷光可是您看著長大的,如今施伯父在宮中當差,家裏隻有她一個弱女子,咱們怎麼能不管。”

“那也是她的事情,與咱們何幹。”鄭母尖酸地道:“去年我好不容易托人給你說了都城劉家的親事,他們家可是高門大戶,這要是嫁過去,綾羅綢緞,這輩子都不用愁了。結果呢,劉公子來的時候,你正好與那丫頭在一起,令他一眼看中了那丫頭,當場悔婚,非要娶那丫頭不可,好好的一門親事就這麼被攪黃了,我到現在想起來,還心肝疼。”

鄭旦好笑地道:“這要怪劉家那公子以貌取人,膚淺無知,關夷光何事。再說了,去年弟弟病重,要不是夷光幫忙,早已經丟了性命。”

鄭母被她說得答不上話來,頗有些惱羞成怒,“我不管,總之那丫頭不是好人,你少與她往來。”

“知道了。”鄭旦無奈地道:“等夷光去都城找到施伯父,咱們就不管了,隻是這一路,母親就當發發善心,讓她隨咱們一道吧。”

“你啊!”鄭母伸出手指用力點一點鄭旦的額頭,“我把你生得這般貌美,偏就是少長了心眼,真是氣死人了。”

鄭旦知道她是答應了,欣喜地道:“多謝母親。”

那廂,夷光也收拾好包袱走了出來,幾人一起出村逃難,在途經浣紗溪時,夷光遠遠瞧見一個人搖搖晃晃地走在溪邊,他似乎受了傷,渾身都是血,偶爾有幾個逃難的村民經過他身邊,都被那身血驚得遠遠避開,不敢靠近。

在勉強走了一段路後,那人似乎再也無力支持,踉蹌著跌倒在冰冷的溪水中,一動不動。

夷光一驚,連忙奔了過去,鄭旦一下子沒拉住,怕她有事,趕緊也跟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