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破鏡之歌(1 / 3)

在風和日麗的夏季的星期六下午三點,推理小說家林靜的家裏有時會舉行一個小型的茶會。這個在林家美麗的天台花園裏舉行的茶會實際上是有關推理的研討會,參加的人包括從事不同行業的形形色色的人。林靜的好友方玲,一個在政府部門工作的活潑的短發女孩,和她在著名律師事務所當律師的哥哥方俊是從不缺席。

“如何?聽說過有關我們學校圖書館的傳說嗎?”在六月的一次茶會上,一位在h大學當化學教師的朋友王歆邊喝茶邊這樣問道。“一個女學生被謀殺了,被淹死在圖書館天井的小池塘裏。接下來她的兩個好友也接踵死去,一個在閱覽室看書就突然暴斃了;另外一個則在幾天後在圖書館的一間舊藏書室裏上吊身亡。導致這一連串離奇死亡的原因至今還不很明確,不過已經有幾種猜想。”

“我聽說過這件疑案。雖然警方和大學都極力想把這件案子低調處理,但是我真的很感興趣,所以從一位警察朋友那裏打聽到了一些消息。”方俊興致勃勃的說,“第一個女學生是被麻醉了以後再扔進池塘裏淹死的,第二個也是先被麻藥迷昏,然後再被注射了某種毒藥,在她的手腕上有個針孔,這兩個人都是被謀殺的。第三個女孩從表麵上看是自殺的,但是從以上兩起案子的犯罪手法來看,也有可能是犯人先將她麻醉再偽裝成上吊的。”

方玲喝了口綠茶,總結性的說:“那麼,這三起案件都是同一個人幹的了,他(或她)為什麼要這麼幹呢?”在座各人都露出疑惑和探究的表情。

“這就是大家紛紛加以猜測的內容啊。”王歆說:“不過最具有迷信色彩又最離奇的是這樣一種:她們三個人是被附著在圖書館一本舊書上的詛咒殺死的。第三個死者上吊的舊藏書室裏有一本舊書是關於各種古老的詛咒的,發現第三位死者的時候這本書正放在屍體的正下方,打開到了用咒語使人上吊自殺的那一頁。而前麵也有兩篇文章是關於用咒語將人淹死和毒殺的。”

“真離奇,這已經超出邏輯推理的範圍了吧。”另一位在座的同在h大學教書的美麗的英語教師江瑤說:“詛咒是有關神秘學的話題吧。”

“我看,我們不要脫離現實談什麼詛咒,還是看看這三起案件的具體犯罪事實吧。或許可以從中發現什麼有用的線索。”茶會的主人林靜首次發言,她是個有著黑色長直發的女孩,身材纖細苗條,白皙端正的臉上烏黑的美麗眼睛閃閃發光。她接著說道:“首先我們來弄清楚為什麼這三個女學生會被謀殺(讓我們假設第三個女孩也是被謀殺的)。她們都是你們兩位教師所在大學的學生,是哪個學院的知道嗎?”

“是英文係的。”江瑤回答道。“第二位死者在死之前的一段時間正在閱讀丁尼生(tennyson)的詩集中的一首詩——《夏洛特女郎》(the lady of shalott)。”

“你記得真清楚。”方玲摸摸茶色的短發,讚歎地說道。

“因為這首詩是有些特別的,其中有幾句我印象特別深刻:麵前的鏡子突然崩裂,‘哢哢’作響;‘詛咒已降臨我身上。’夏洛特女郎驚叫道。在第二位死者的死亡現場,也就是閱覽室,靠近死者的一扇窗戶的一大塊玻璃被打破了。這跟詩裏所描寫的破鏡預示死亡的意思很吻合。”

“這麼說我也想起來了,”方俊接著說:“第一位死者死亡的地方,地上有一麵打破了的化妝鏡。”

“第三位死者死亡的現場也有被打破的鏡子或者玻璃嗎?”林靜問。

“好像沒有,地上隻亂七八糟散了些女孩子常用的零碎物品,記事本,唇膏,紙巾什麼的。因為第一個案子化妝鏡的緣故,我的警察朋友還特別注意了鏡子,他說沒有化妝鏡,帶鏡子的粉盒一類的東西。”

“他仔細檢查過唇膏了嗎?”方玲突然問道。

“唇膏?跟鏡子有什麼關係啊?”

“你們男人可能不會注意到吧。有一些唇膏本身是帶有一個極小的鏡子的,說不定這個死者的唇膏也是這一種。”

“我現在打個電話確認一下。”方俊說著,拿出手機到旁邊打電話去了。幾分鍾後他回來興奮地說:“確實是這樣,那個死者唇膏裏的鏡子被弄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