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試完舜的品行之後,堯便開始讓舜去接觸政務,堯讓舜試任司徒之職,負責推行德教,舜便教導臣民以“五典”,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美德指導自己的行為,臣民都樂意聽從他的教誨,普遍依照“五典”行事。
堯又讓舜總管百官,處理政務,百官都服從舜的指揮,百事振興,無一荒廢,並且顯得特別井井有條,毫不紊亂,
堯還讓舜在明堂的四門,負責接待四方前來朝見的諸侯,舜和諸侯們相處很好,也使諸侯們都和睦友好,遠方來的諸侯賓客,都很敬重他。
最後,堯讓舜獨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經受大自然的考驗。舜在暴風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顯示出很強的生活能力,經過多方考驗,堯見識到了舜不凡的才能以及高尚的品德,舜終於得到堯的認可,於是帝堯便命人準備,將共主之位傳與舜。
帝堯傳位給舜後,佛教之中準提聖人便下令,讓所以佛教徒回到彌羅山,靜候大興之時。一時間,洪荒之中幾不可見佛教的身影。
而舜的師父則是截教的多寶,通天見玄門勢弱,便聯手老子和元始兩人同時推算天機,總算是為玄門再次搶的一尊人皇之位,讓不斷衰弱的玄門稍微的喘了口氣。
在截教的支持之下,帝舜便開始放手施為,先,帝舜通過觀測北鬥星,來考察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運行是否有異常,接著舉行臨時儀式祭告諸聖,用把祭品放在火上燒的儀式祭祀天地四時,用遙祭的儀式祭祀名山大川。大興玄門修仙之道,但對此之前的神道,地仙,佛教的傳播,玄門還是遠遠不足,不過還算是人族的正統修仙之道。
他收集起公侯伯子男五等侯爵所持桓圭、信圭、躬圭、穀璧、蒲璧五種玉製符信,選擇良月吉日,召見四嶽和各州州牧,又頒給他們,舜去東方巡視,到泰山時,用燒柴的儀式祭祀東嶽,用遙祭的儀式祭祀各地的名山大川。
接著,他就召見東方各諸侯,協調校正四時節氣、月之大小、日之甲乙,統一音律和長度、容量、重量的標準,修明吉、凶、賓、軍、嘉五種禮儀,規定諸侯用五種圭壁、三種彩繒,卿大夫用羊羔、大雁二種動物,士用死雉作為朝見時的禮物,而五種圭璧,朝見典禮完畢以後仍還給諸侯。
舜向諸侯們普遍地陳述治國之道,根據業績明白地進行考察,根據功勞賜給車馬衣服,舜開始把天下劃分為十二個州,疏浚河川,規定根據正常的刑罰來執法,用流放的方法寬減刺字、割鼻、斷足、閹割、殺頭五種刑罰,官府裏治事用鞭子施刑,學府教育用戒尺懲罰。
因災害而造成過失的,予以赦免;怙惡不悛、堅持為害的要施以刑罰,這時三苗在江、淮流域及荊州一帶多次作亂,這時舜巡視,便把驩兜流放到崇山,以便改變南蠻的風俗,把三苗遷徙到三危山,以便改變西戎的風俗,舜的所作所為,天下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