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2)

1

犬子1 ...

作者有話要說:對不起,我又挖坑了>_<平胸弱受生子文,白字多。

紫雲山上有一處道觀,道觀裏有個道長,他會些岐黃之術賣些自製的丹丸下山來維持山上的生活。

這山勢不高,原來也有些香火。隻因處道觀內的其他人都雲遊去了,幾乎沒有回轉的,漸漸的,待客的少了,進香的也少了。最後隻留了一個紫雲真人看著。

說來也挺有趣,二十年前人家就看著他下山擺攤給人算卦之類的賺些小錢換了薪柴背上山去,二十年後他樣貌依然不變,臉上沒有一點皺紋,還是一頭烏黑的頭發。一直維持著精神十足的壯年麵貌。

可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他身邊就跟著一個小孩,紮著雙髻,劉海垂眉,身著皂色的小道袍。跟屁蟲似的在紫雲真人身後寸步不離,十分可愛。

有人和真人聊天時想逗逗他,那小孩就躲在真人身後,用雙黑溜溜的眼珠子打量人家。問起這孩子哪裏來的,真人歎口氣道:“這孩子啊……不能讓他單獨呆著。危險。”人家就笑真人在擔心什麼,害怕他叫人拐跑嗎,這地方才多大,根本就沒半個外鄉人進來。

紫雲真人搖搖頭,看看天色。拉起小孩的手說:“流溪,回去吧。”

小小的流徙抬頭看著師傅,把小手攥到紫雲真人的手裏,叫他牽著自己回他們的道觀去了。

這個叫流溪的小道童原是別處的富戶家兒子,那戶人家已有幾個兒子,看見又多個兒子原本也高興自己家的男丁興旺。但在滿月擺酒時,他耳尖的父親聽見席中有人悄悄的說他兒子將來必有禍事。

他擔心禍及家裏,酒宴後的三天就把他放置在盆裏讓他隨著河溪順流而下。

那天正是紫雲道長想掉些魚去換些香燭,碰巧叫他撿了。他看見小孩長的十分逗喜就把他抱回來了,晚上用銅錢給他算卦,算出他十五歲前可能有劫,便一直帶在身邊。想,隻要有人一直看著他就不要緊了,隻要一過十五歲這個坎,以後就不用在範愁了。到時候給他些銀子盤纏叫他回家尋親,或是另謀他路。他也就算有個交代。

過了些日子,道觀裏來了兩個人,他們都是在紫雲真人師弟在外頭收的俗家弟子。師弟們想著道觀門庭冷落隻有師兄一個人在維持,便叫他們回去幫著幹些活計。

紫雲真人很高興,將他們安排了住處,還把流溪帶到他們麵前,要流溪叫他們師兄。他想要是有了幫手,他就不用整天看著這個小孩了。

那兩個人一個叫武江,一個叫穿湖。他們聽說紫雲比自己師父厲害,所以過來幫忙做些粗活不會計較。隻求能學上一些修仙的皮毛也不枉他們千裏迢迢的從外鄉過來找他。可是沒想到他們竟然還有照顧一個小孩。

這小孩也差不多十四歲了,能走能跳。看著做什麼那?又不是女的可以討回去做老婆,何況他們二人為了求仙,也並不好女色。

所以紫雲下山後,叫他們兩個在觀內看守,留意流溪時,他們覺得師傅的師兄完全是小題大做,在觀內還能出什麼時?時掉進井裏淹死,還是爬出從樹上摔下樓摔死?都沒可能嘛。

流溪知道兩位師兄嫌自己麻煩,就不太在他們麵前出現。一直在自己的廂房裏打坐,或者看書練字畫畫。偶爾悶了就到觀後的院子天井處坐著,抬頭看著天空發呆,一坐就坐兩個時辰。

這天,紫雲道人下山去擺攤,臨走時問流溪和另兩個門人要帶些什麼。

武江和穿湖想了會兒,說想吃山下得彩樓的素齋,另一個說想吃新鮮的桃子。紫雲真人一一記下後又問他自己的徒弟想要什麼。

流溪想了會兒後,輕聲的說:若是師傅路上遇見帶傷的貓狗,可撿一隻回來給他養嗎?紫雲真人聽了捏胡子一笑說,可以。於是他便下山了。

那兩個師兄看了眼流溪,想他大概無人搭理覺得寂寞,想在觀內養些東西,也就沒去管他。到了晚上,真人回了道觀,果然帶了各人各自要的東西。

四人圍坐在一起好好的吃了一頓素食飯菜,飯後還分吃了甜甜的桃子吃。流溪藏了個小的揣進懷裏,然後抱著他師傅給他路上撿來的狗進了自己的屋子。

他去天井處給它打了水,給他洗澡,給它擦身。把它端放在自己的床上好好看了看他。發現這隻狗的腿跛了,紫雲師傅已經給它治了傷,纏了布。應該很快就能好。

他把桃子在自己衣服上仔細蹭了蹭遞給那隻狗吃後,自己托著腮想著給它起個名字。

那狗除了腳處有傷外,它耳邊有一邊黃毛。流溪用手去摸了摸說:“我叫你阿黃好嗎。”那狗似乎能懂似的用濕漉漉的鼻子去聞了聞流溪的手心。

2

犬子2 ...

有了這條狗,流溪就快樂多了。他不再每天都把師傅送到門口,明明晚上就回來還要問師傅怎麼時候回來。而是不再局限於自己廂房的門口出看天發呆。他會帶著狗一起在院子裏打掃,或者在道觀門口和阿黃戲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