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棣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桂林

©2004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本書由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授權,限在中國大陸地區出版發行

著作權合同登記圖字:20-2005-046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讀史閱世六十年/何炳棣著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7

ISBN7-5633-5384-4

i讀…n何…m何炳棣-回憶錄

WK82581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05)第040460號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桂林市育才路15號郵政編碼:541004、

出版人:肖啟明全國新華書店經銷

發行熱線:010-64284815

北京盛蘭兄弟印刷裝訂有限公司

(北京市大興區黃村鎮西蘆城黃鵝路西郵政編碼:102612)

開本:960mmx1300mm1/32

印張:15375字數:350千字

2005年7月第版2006年3月第3次印刷

印數:15001〜20000定價:3600元

如發現印裝質量問題,影響閱讀,請與印刷廠聯係調換。

十幾年前接讀楊振寧先生的《讀書教學四十年》之後,我不由自主地就立下籌撰一部《讀史閱世六十年》的心願。時光流逝,轉

瞬間自童稚初聽《左傳》故事至今已大大超過原估的60年了。隻有從考取清華第六屆留美公費(1943年秋考,1944年春夏之交發榜)

起箅,此書寫撰的完成與出版在年代上才符合整整一個花甲。有

鑒於"60"這個數目,無論在西方文化發源地兩河流域,還是在遠古不斷擴大的華夏文化圈內,都涵有非常豐富的意蘊,我決計保留原

擬的書名,不去計較年代上的出入了。

本書主旨是把本人一生,在國內、在海外,每一階段的學思曆程都原原本本、坦誠無忌、不亢不卑地憶述出來,而且還不時作些嚴肅的自我檢討。我相信,唯有如此做法,此書才可望成為學術史及教育史等方麵具有參考價值的著作。

由於近十餘年主要研究對象是先秦思想中若幹困惑學人兩千多年之久的難題,本書的寫作不得不時斷時續,所以書中各章的形式和組織未能一律。為了多向讀者提供第一性的"史料",有些篇章在正文之後另加"專憶"或"附錄",甚至"專憶"之後再加"附錄"。例如第一章"家世與父教"正文之後,就是既有"專憶"又有"附錄"。

"專憶1:何家的兩根砥柱"用意在敘述並分析我們金華何氏一家(族)四房之中,即使是事業上最成功者,對族人真能提攜資助的能

力還是有一定限度的。緊接著再以此"專憶"用在"附錄"裏作為一

個第一性的實例,以加強檢討近十餘年來西方研究傳統中國社會、家族和科舉製度的主要學人對家族功能過分的誇大、對科舉製度

促進社會血液循環功能過分負麵看法的錯誤。作為一部學術回

憶,本書決不躲避學術上的重要爭論。

本書"上篇"其餘的"專憶"雖然是應邀早巳撰就的短篇,但其

中"應酬"的成分微乎其微,都是補充本人早期學思曆程中不同階

段的有用史料。清華及西南聯大時期不少位師友,神貌言笑仍曆曆如新,其中凡一言足以啟我終身深思、一行足為後世法、故事軼

聞至今仍清新雋永者,不拘長短,都--一羅致在"上篇"之末的"師友叢憶"章。雷海宗先師對我治史胸襟影響深而且巨,所以在"上篇"享有最長的"專憶"。

這部學術回憶"上篇"國內之部與"下篇"海外之部,內容及寫

法頗有不同。主要是因為"上篇"代表個人學思曆程中的"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