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段(1 / 2)

,走過來:“娘,你身體不好,讓九兒去做好了。”

“唉,你這一去,還不知道能不能再喝到娘熬的燙。”因為長年做活的原因,李氏的手有些粗糙,抓著楊莫璿的手,後者立即心酸起來。

楊莫璿知道,母親心裏一直有個結,她始終認為爹爹是因淩家人而死的,所以這十幾年來,無論淩家送什麼過來,她都不肯接受,放著上等的綾羅綢緞落灰,自己卻隻穿些粗布衣服,種著幾畝薄田,再幫人縫縫補補,才能艱難的維持著這個家,把她養大。在她出世的時候,淩家曾送過一封書信來,說已跟爹爹定下親事,待她成人之後就嫁進淩家。金銀珠寶,華衣大宅,這些都可以拒絕,唯獨這門親事卻不能拒絕,自古兒女婚嫁,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何況這是爹爹的臨終遺言,也許這就是她的命吧。

“張恒還在外麵。”李氏隨口說道。

楊莫璿剛喝的一小口湯,又吐了出來,咳嗽了幾下,輕聲的說:“娘,你去勸恒哥哥吧,花轎就要來了。”

“這孩子也是倔脾氣,理都說死了,就是聽不進去,早知道就不該聽你爹的,早些年讓你們成親也就一了百了,我不相信淩家還來搶親,現在皇上下了聖旨,不嫁也得嫁,否則就是殺頭的罪。”李氏埋怨了幾句,卻看見楊莫璿已紅了眼眶,立即止住,起身,“我再去勸勸吧!你把衣服換了,我讓九兒過來幫你梳頭,時候也不早了。”

楊莫璿走至窗前,推開一條縫看過去,先是娘親拉張恒,他不肯走,接著九兒也過去幫忙,兩個人才算把他勸走,她跟張恒雖然青梅竹馬,卻有緣無分,悠悠的歎了一口氣,落下兩行清淚,回到梳妝台前。

九兒一進來,看見楊莫璿還穿著她的平常衣衫,立即大呼小叫起來,“小姐,你還沒換好衣服,花轎都進門了!”

楊莫璿嘴上說著哪有這麼快,卻也隱約聽到了吹打聲,便不再推辭,讓九兒幫她換好衣衫,坐下來讓她梳頭。

九兒一邊梳,一邊說:“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兒孫滿地。”

說的太快,楊莫璿都沒聽清楚她在說什麼,便問:“九兒,你嘀嘀咕咕的說什麼呢?”

“這是夫人教我的,反正就是成親的吉祥話,夫人說她怕說了會哭,就讓我說了。”九兒才十三四歲的年紀

2、第二章 ...

,心無城府,隻知道小姐嫁人是件大喜事,不應該愁眉苦臉的,就找著話兒逗她開心,“小姐,你長的這麼漂亮,我猜新姑爺肯定也長的好看,這樣才能配的起你。”

楊莫璿輕笑:“你小小年紀知道什麼,人不能隻看長相,心底善良才最重要。”

“那至少要比恒哥哥長的好看。”九兒回嘴。

突然提到張恒,楊莫璿沒來由的又是一陣惆悵,朝窗的方向看了看:“恒哥哥是好人。”

九兒盤好最後一根頭發,迎親的人也到了,鞭炮聲,鑼鼓聲,還有小孩子的歡笑聲都在外麵響了起來。

李氏走進來,拿起喜帕,看著女兒的臉,忍住眼淚,說:“既然已經嫁過去,以後你就是淩家的人了,記住侍奉好公婆,做個好媳婦。”

“知道了,娘。”楊莫璿低頭答應。

李氏又從懷中掏出一件物事來:“這個玉佩,是你爹送我的,雖然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但是娘貼身藏了幾十年了,現在送給你,以後想娘了,就拿出來看看吧。”

楊莫璿接過來,握在手心,眼淚斷了線似的一滴一滴落在上麵,成親這麼一件大喜事,這會兒卻弄得生離死別一樣,連九兒都忍不住哭起來:“小姐,你放心吧,我會好好照顧夫人的。”

李氏含淚又細細的看了一遍楊莫璿的臉,這才將喜帕蓋上:“出去吧!”

淩子顏早在外麵等的不耐煩,偏偏答應過娘,到了楊家不能多話,隻好忍著性子,吩咐英俊進去催一下,淩英俊還沒抬腳,就見一個中年婦人和一個小丫頭攙著新娘從裏屋走出來。

大紅喜袍卻掩不去曼妙的身姿,淩子顏一眼看去,對這個未來大嫂已估了個七八分,可惜蓋頭遮麵,辨不出美醜。

李氏扶著楊莫璿走至淩子顏跟前:“小王爺,我把女兒交給你了。”

淩子顏剛見李氏一臉皺紋,又穿著粗布衣服以為是楊家的管事或者是服侍小姐的婆子,沒想到竟然是大嫂的娘親,這個婦人不但比自己的娘親要老,而且容貌也甚是醜陋,那她的女兒應該也美不到哪去吧!怪不得大哥寧願斷腿也不來娶親,興致不由得減去幾分。

其實淩子顏哪裏知道,她母親徐柳清年輕時就以貌美聞名,又是養尊處優的王妃,雖然四十有餘,卻還是風韻猶存,而李氏年輕時雖比不上徐王妃,但也是地道的揚州美女,這麼多年因為日曬雨淋,辛苦勞作,當然不能同日而語了。

淩英俊見淩子顏還在發呆,連忙出聲提醒:“郡……郡王,少爺,快接新娘。”

淩子顏這才回過神來,隔著衣袖牽起楊莫璿的手,朝李氏點了一下頭,算是應承了。

李氏見淩子顏長相俊美

2、第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