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他們將永遠是吾師、吾友。
我將回到我的妻子和朋友身邊,回到我的家和我的未來,在回去以前,我環顧周遭的世界。蘇格拉底到過這裏,他無所不在。
後記
和平勇士之道
從1966年12月開始,一連串非比尋常的事陸續在我的生命中發生,當時我是伯克利加州大學三年級的學生。一切始於某日淩晨3:20,在一個24小時營業的加油站裏,我首次與蘇格拉底相遇。他並未自動報上真實姓名,不過在和他相處一晚以後,我心血來潮地用這個古希臘聖哲之名稱呼他,他欣然同意,此後這就變成了我們的默契。這一次的偶遇以及接下來的曆險,改變了我的一生。
1966年之前:我一直被幸運之神眷顧,在安穩的環境中由愛護我的雙親撫養長大,後來在倫敦的世界蹦床錦標賽中拿到冠軍,周遊歐洲各國,得獎無數。這段生命曆程為我帶來受之無愧的讚賞,卻沒有為我的內心帶來永恒的寧靜與滿足。
如今我認識到,就某方麵來說,我在那些年中一直都沉睡著,隻不過夢見自己是醒的,直到遇見待我亦師亦友的蘇格拉底為止。在那之前,我總以為,我理當擁有一個洋溢著歡樂和智慧的優質生活,這就像已經注定好的命運。我從未料想到,有朝一日我得學習如何生活——我必須遵守某些特定的戒律清規,掌握某種看待世界的方式,方能清醒地過著單純、快樂、不複雜的生活。
蘇格拉底把我的生活方式和他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和平勇士之道——相互對照了一番,讓我看出我錯在哪裏。他不斷取笑我過著嚴肅、憂心忡忡、問題重重的生活,直到我終於看清他那睿智、慈悲且幽默的教導。他循循善誘,非要讓我明白何謂勇士般生活的真義。
我常常徹夜坐在他身旁,直到天亮——聽他說話,和他爭論,並忍俊不禁和他一同大笑。本書乃根據我所經曆的這一切寫成,但無可否認,它同時也是一本小說。蘇格拉底這個人確實存在,但是他與這世界融為一體,因此有時很難區分哪些部分是他的親身事跡與教誨,又有哪些是取材自其他老師和生活經驗。至於對話部分由我虛擬自撰,在時間順序這方麵,偶爾也未恪守實際狀況,此外我還添加了軼事和隱喻,以便凸顯出蘇格拉底希望我代為傳達的那些教誨。
生命並非私人事務,惟有通過與他人分享故事和故事的教訓,才具有意義。因而我選擇與你分享吾師那極富洞察力的智慧和幽默,借此向他致敬。
致謝
我一生受到許多師長先賢的指點護佑,他們以各自的方式促成我寫作本書。尤其是我的父母,他們愛我、信任我,為我犧牲;還有我的出版人哈爾·克萊默(Hal Kramer),他相信自己的心靈之眼和敏銳的出版直覺,冒險出版本書。我也非常感謝聯合出版人琳達·克萊默(Linda Kramer),感謝她全心的支持和她的熱情正直。我還要感謝馬克·艾倫(MarcAllen)、賈森·加德納(Jason Gardner)和“新世界文庫”(NewWorldLibrary)的工作成員,他們在出版領域的睿智見解,使這本書一開始便氣勢鮮活,至今已二十餘年。
打從一開始,“美國西部出版商集團”(Publishers Group West)的員工便為作者、出版者和大眾,架起了聯結的橋梁,他們卓越的工作表現常常不為人知,可是對許多作者來說,他們的努力卻是關鍵所在,我真的十分感謝他們。我也要謝謝我的兩位經紀人邁克爾·拉森(Michael Larsen)和伊麗莎白·波瑪達(Elizabeth Pomada)。
最後,但永遠是最重要的,我要對喬伊獻上我永恒的愛和感激,她不但是我的妻子、伴侶、朋友、老師、最嚴格的編輯和最忠誠的支持者,更是我這一生蒙受的最大恩典,是我靈魂的守衛天使。
當然,還有蘇格拉底。
1體操包括競技體操、藝術體操、蹦床、健美操、技巧5個競技項目。多年來,人們習慣稱“競技體操”為體操。目前,競技體操、藝術體操、蹦床同屬奧運會體操項目。本書主人公雖是蹦床運動員但也稱自己為體操運動員。——編者注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