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段(1 / 2)

於上一層麵的世界來說,一個體細胞從誕生到滅亡的時間太短了。也就是說,下層宇宙的時間和上層宇宙是不等的。時間隻是一個因素,人類的物理學研究表明,越小的微粒其運動越無序,這種無序很大程度是因為人類還沒有了解其規律,換而言之,物體小到一定程度時,規律就變了,這就是經典物理力學和量子物理學的區別。而下一層的宇宙,則比量子物理學研究的對象更微小了無數倍,在這個宇宙裏的物質、總結出的知識在下個宇宙根本就不存在。但有一點不會變,就是邏輯。四則運算就是最基本的邏輯!”

梁應物這麼一說,其它人都齊齊點頭同意。的確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高級生命必定具備邏輯能力,才能探索宇宙。

明慧低頌了聲佛號,說:“這就是彈指千年啊。”

佛教裏的種種經義,居然不隻是哲學,而是真實世界結構的形容呢。

“我也明白了,為什麼翡斯人在做出水晶球後就死亡了。”水笙說。

“哦?”我望向他。

“這我也想到了,不過還是你來說比較合適。”路雲說。

“翡斯人和我們一樣,是發展生物文明的生命。”雖然水笙現在已經是人類,但在心理上依然對大海有著深深的歸屬感:“K要依賴行星內核的龐大能源最後仍功虧一簣的工程,那個翡斯人僅僅用自身的能量就做到了。對我們來說,文明的進步是對自身體悟的不斷增加,外部世界隻是作為映證,越是發展,對體內微觀世界的理解和認識就越多,我相信正是由於這個特質,那位翡斯人最後才能悟出神的密碼。可是進行如此微小精細的操作,不但要能量,更要耗費極大心力。這個水晶球完成之日,他自己也走到了窮途末路。”說到這裏,水笙深深歎了口氣,臉上的表情卻無比的敬慕。

謎底(3)

那位翡斯人的偉大,我已經聽張明讚過一次,現在回想起來,就這樣把他的神廟破壞,取走頭骨,真是太過冒犯。

我看了衛後一眼,他向我微微搖頭,麵露無奈之色。想來此等冒犯之舉,對他來說卻不是新鮮事了。

沒想到衛後卻說:“我打算向印度考古部門讚助一筆錢,專門用於馬哈巴利普蘭海灘遺跡的保護,算是對我造成的破壞補償一二吧。”

“那多,你還記得你剛從印度回來時,和我進行的討論嗎?”梁應物對我說。

我點頭說:“現在想起來,真是陰差陽錯。最開始我認為海嘯和預言有關,所謂看清世界真相和海嘯也有關,隨後又以為僅僅是地質推算。和你討論後,再次發生了疑問。結果,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