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識字(1 / 2)

時光流逝,轉眼已是三天後。

周青上山時是水曜日,三天後便是日曜日,礦工們可以選擇休息,也可以繼續幹活,而大部分礦工都是選擇幹活。

天剛蒙蒙亮,礦工們便是開始幹活,響起了叮叮鐺鐺的挖礦聲和呐喊聲,周青慢慢睜開眼睛,堅硬的石床咯得後背骨頭生疼,幾天時間還不足以叫他適應這樣的睡眠環境。

每天,都是被叮叮鐺鐺的挖礦聲吵醒。

“周青,快起來,今天可以下山到學堂識字。”

劉飛的聲音從洞窟外麵傳來。

“來了。”

周青應了聲,立即起床。

早飯吃了兩個饅頭,一碗稀粥後,周青、劉飛等一眾簽訂了長約的少年跟隨一名礦場護衛下山,來到了鎮上的一間學堂。

教書先生是位頭發花白發的老者,穿著白色的錦袍,氣質儒雅,雖然看起來已經年過六旬,但麵色紅潤,走起路來步伐十分穩健。

“見過先生。”

台下一共坐著十幾名少年,起身規規矩矩的對著老先生作揖行禮。

一眾少年眼中都是露出激動之色,普通人家讀書識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要進鎮上的學堂聽課識字,學費就得交五兩銀子,鎮上普通家庭的收入,一年也就是十幾兩銀子,而一家三口一年的生活費就要花去十兩銀子左右,根本就沒有多少剩餘。

所以,普通百姓根本就聽不起課,上不了學堂。

就算是有餘錢,也是留著給孩子娶媳婦用的,雖然百姓都知道讀書識寫習武,可以改變命運,但也要長期的讀書習武才行。

五兩銀子隻是半年的學費,能夠學出什麼東西,最多就是認識一些字而已,想要寫出一片文章都不可能,而且想要學好字,還得買紙,筆墨,天天練習,這都需要錢。

習武就更加不用說了,比起讀書識字更加耗費錢財。

每天打熬身體,需要補充大量營養,大魚大肉都是小意思,最為耗費錢財的是一些可以輔助修煉的淬體靈藥,動輒就是十幾兩銀子。

因此,讀書習武那是有錢人的特權。

窮人每天都為生計而奔波,哪來的錢去學文,去習武。

所以現在能夠聽課識字,對於一眾少年來說是天大的福利。

“免禮,免禮,不必客氣。”

老先生笑了笑,非常溫和,沒有一點架子。

“在你們課桌上有一本千字文,這是所有私塾的啟蒙讀物,現在先教你們寫自己的名字。”老先生道:“我報到名字的人,出聲舉手示意一下。”

老先生手中有著一個冊子,上麵有著所有人的名字,開口念道:“莊原。”

“到。”

一名黝黑少年出聲舉手。

“邵仁貴!”

“到。”

“劉飛。”

“到。”

“周青。”

“到。”

“……”

老先生一連報到十七個人的名字,然後道:“莊原,把翻到第三頁,第七行第五個字便是莊,第九行第三個是原。

邵仁貴,把書翻到第四頁,第三行第九個字為邵,第二頁第一行第八個字為仁,第三行第七個字為貴。

……

周青,翻開第一頁,第七行第五個字為周,第三頁第一行第三個字為青。”

十七名少年,都是全神貫注,無比認真的聽著老先生講課,沒有人敢開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