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蓋房子(1 / 2)

一九九三年我從學校退學後,因為沒有別的出路,就在當地打個零工,刷漆塗門,賣水果,收破爛偷雞摸狗啥都幹。不同的環境中,我聽到過好多,也經曆過一些讓人生豐富多彩的曆煉。

九三年春節初二,是我們家招待親戚的日子,席間小姑夫說過完年要收拾房子、也就是刷塗料,油漆門。這話是給表哥說的,因為他就是做這個行業的,再說自家人幹活也放心,又能省點錢。

表哥二話沒說直接答應,並提意即然我不上學了,應該學個手藝,就和他一起來做吧,就這樣我走出校門的第一份工作就定下來了。當時說老實話自己根本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喜歡什麼,可以說唯一的想法就是多掙錢,然後擺脫當時已經有些恨之入骨的學習。

年後三月表哥帶我去姑夫家商量準備什麼時候開始,去了後表哥和姑夫說話,我在廚房給姑姑幫忙做飯,就發現廚房陳設的東西有點特別,可以說是一個小型的陶罐展覽會。

有五個好像是一套,從直陘六十公分到二十公分不等,這五個比較完整,所以沒裝東西,排成一排放在那。另外有幾個大點的,有的裝的麵粉,有的裝著別的東西。我非常好奇就問:“姑,你家哪來那麼多的陶罐呀?”

姑姑隨便看了一眼就說:“那都是你姑夫在磚窯上幹活時挖的,感覺有用處就挑了幾個好的拿回來了。”

“那人家讓往回拿嗎?”我有些吃驚的問姑姑。

卻不知姑姑有些無所謂的笑笑說:“你不知道,你姑父幹活的那個窯廠以前可能是個漢代的墳地,幾乎天天都能挖出來這些東西,好的都被人留下了,稍微有點傷的直接就扔了。”

那時候人們對古董沒什麼概念,隻知道金銀玉,對其他的東西根本不在乎,一個秦朝時期的刀幣才賣七元錢,當時可能沒人能想到這個東西會在幾年後成為缺貨,身價翻了何止百倍,把“物以稀為貴”為貴的這句話體現的淋漓盡致呀。

當時就去找姑夫想讓他也給我弄幾個小點的陶罐玩,當時也沒有把這個東西想成是古董,隻是覺得好玩,即使它並不像陶瓷那麼好看。姑夫笑著說:“那是小事,這種陶罐窯上滿地都是又不值錢,前幾天我們一塊幹活的人挖了個玉蟬,賣了兩百多塊錢哩。”

九三年一個手藝人,就是一個瓦工和木工的工資一天才十元,你能想到當時我聽到這事時給我造成的衝擊有多麼的大,當時就有了去磚窖幹活的衝動,表哥也特別上心,說要不然我也去。姑夫看著我倆的神態笑笑說:“那些東西是命,是你的怎麼也跑不了,不一定你去了就能挖到東西,不一定挖到東西就能賣個好價。”

完了後就給我們說了一特別有意思的件事,年前有個人在窯上挖了一個玲瓏塔,是鍍金的、特別漂亮。拿回家第二天就有人給出五百元要買,他覺的少就沒出手,心想等等吧,這麼精致的東西好歹不賣個一千塊錢。那些年管的比較鬆,像這樣的情況很多,收古董的經常有、沒事就在村子轉悠,所以他也不擔心沒有買家。

又過了幾天有個販子找他想看看,誰知道見了後搖搖頭就準備走,這家夥就說你這是幹啥,好歹也開口出個價嘛。販子開口就給了他一個足以吐血的價格,五十塊錢。那人生氣的說你趕緊走吧,前幾天別人都出八百呢!販子搖搖頭笑了笑說他這個東西沒保管好給風化了,之前你要一千我也出。

後來那人又或找或被找的問了一下價格,還有人出五塊,他徹底崩潰了,如果從頭再來一次,他寧願在把東西剛挖出來就賣掉,八百塊錢在那時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沒辦法這就是命,到手的錢就這樣飛走了。

姑父說完後我和表哥都為那個倒黴的家夥感到惋惜,這時姑姑走進房間見我們聊的熱火朝天就說:“別諞了趕緊吃飯吧,沒看都幾點了。”

大家就一起動手挪桌子端菜,剛坐下準備開始.姑夫的弟弟突然走進房門,看我們兩人麵生不敢說話,便給姑父做了個手勢。姑夫一看愣了一下就說:“來坐到這喝幾杯,這都是咱自己人沒事,你說咋了?”

姑夫的弟弟叫劉強,坐下後看了看我倆說了一件讓人操心半月的事。強叔家的老母豬今天趁人不注意掙脫鏈子跑了出去,剛在隔了有兩家後麵的空地裏才找到,豬把人家地拱的亂七八糟。強叔去趕豬的時候發現了一些老磚塊,就心想著是不是有什麼東西。因為本地人對這種事情很敏感,強叔就自己去家裏拿了洛陽鏟又探了一下,果然是另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