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2012上映(3 / 3)

《2012》預告片更是神秘兮兮地表示:“瑪雅人早就警告過我們,2012年會是世界的末日,地球並非人類所有,人類卻是屬於地球所有。

2012末日圖景太真實,如此真實的場麵,在全世界範圍之內引發了一片恐慌,地動山搖、洪水滔天、摩天大樓紛紛倒塌,超真實的場麵塌陷……

由於短片特效逼真,加上引用了古代瑪雅曆法的背景,一時間竟令不少影迷信以為真,紛紛高呼末日降至,對此,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NASA特意通過官網發表了辟謠聲明,並認為類似的“世界末日說”隻是網絡騙局。

“片中的宣傳毫無事實依據”,聲明通過問答的形式逐一“解惑”,“如果真會發生行星與地球相撞的慘劇,天文學家早在10年前就預測到了,而且現在距離2012年的時間已經很接近,那人們應該用肉眼就能看到這顆行星——顯然,它根本不存在。”聲明進一步指出:“全世界的權威科學家都相信,2012年絕非所謂的世界末日。我們的地球在過去40億年中都很平安。”

NASA還補充道,彗星和小行星劇烈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上一次給地球造成重大影響還是在大約6500萬年前,當時造成了恐龍滅絕,“而我們已經確認,眼下不存在像導致恐龍滅絕那樣殺傷力巨大的行星威脅。”

此外,根據NASA的說法,在未來幾十年內,不會出現外界盛傳的“行星連珠”的天文現象,即使排成了有些預言中的圖案,其對地球的影響也是“可以忽略”的。

值得一提的是,NASA還指出,瑪雅曆法本身並未在2012年12月21日那天終止,之後緊接著就出現了另一個紀元。

最後NASA不得不再次鄭重其事地聲明“2012年12月21日絕非世界末日”,並呼籲觀眾切勿因沉迷科幻電影而杞人憂天。

這個報道更是出現個各個國家的新聞聯播裏麵,這一次《2012》徹底的火了,火到沒有人不知道他。

麵對鋪天蓋地的討論熱潮,潘明宇突然發現,他什麼都不用做了,隻要坐等電影上映就可以了,本來潘明宇還想趁著這段間隙,去一趟高麗,尋找後世那個牛掰到幾點的鳥叔,但是看著高麗鋪天蓋地,奇跡哥是高麗的訊息,潘明宇果斷的掐滅了這個想法。

6月20號!

《2012》沒有首映式,全球同步上映,而且無比默契的選擇了20號12點,20分12秒這個時刻同步上映。

首日全球累計票房:2.25億美元;

首日M國累計票房:76,002,736;

首日海外累計票房:43,514,622;

《2012》在全球105個國家和地區上映,首映當天全球票房就已達到兩億美元,周末三天全球票房總計達到4.55億美元;首映當周末北美票房1.8億美元,位列當周末北美票房榜首位,當月北美票房榜首位。

《2012》華夏票房達6.90億僅次於《風聲》,事後不少分析說《2012》劇情的讚美華夏,再加上這是第一步有華夏人編劇的大片,所以票房大賣不奇怪,連發行商都承認,劇情講華夏有份拯救地球和潘明宇的編劇身份是票房成功的關鍵。

而上映一個月後,全球票房:$1069,700,000(10億6千9百70萬美元),這個數字更是驚呆了無數人。

2億的投入,換回了五倍多的回報,如此恐怖的成績,震驚了無數人,甚至連預計將要在7月18號上映的《蝙蝠俠》都感覺到了很大的壓力,不得不推後兩天,就是為了消除《2012》帶來的影響,可是這個影響真的可以消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