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接著一天,這是王不燃呆在工廠裏的第九天,芯片裏被消耗完的物資,一部分轉換成了王不燃活動的能量,而另一部分,則是小本子上滿滿當當的筆記。
這些天,他沒日沒夜地觀察,他差不多已經把工廠裏的事情摸了個幹淨。
製毒原料主要有傳統罌粟和一些新型植物,一半是從泰緬老三國邊界處的金三角地區,托華夏國邊防海關的關係運進來,但是即便路子再野,關係再深,也不可能一次運太多,所以製毒工廠會不定期隨生活物資補給,一同進這些原料,時間不規律,一般都是在一個星期到一個月間,這是王不燃根據進貨單上的資料推測出的。
另一半,則是製毒工廠借由藥物研究和花卉培育的名義,在江北省各個深山野林中自行種植,而且那些種植研究單位,同時還會在這些製毒原料植物中混雜著種同季節長相相似的花卉,不仔細分辨的話,很容易疏忽大意,這是王不燃從一些植物生長報告的照片上推測而出。
至於銷路,大多是把生產的產品外包給社會上有身份的人士,目前王不燃本子上已知的有海京、許正勇、何樂賢等十餘個真實名字,他們從事的工作不同,像海京就是某房地產公司的董事長,也是某市在漢城的商會會長,而許正勇和何樂賢則是有頭有臉的政治人物,雖管轄區域不在漢城,但要是在背地裏做壞,反而是更難被省中央發現,還有幾位,有的是黑社會老大,有的是著名藝人。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製毒工廠所選擇共蹚渾水的對象,最重要的是得靠譜,其次就是勢力影響範圍,最起碼也得是地頭蛇,要是能夠往市外,甚至省外遠銷,就更是一件好事了,因為產品多了的話,當地市場總會有飽和。
還有幾位王不燃不論再怎麼上網搜查,都沒有獲得一點兒信息,畢竟漁網做得再精細,也是有孔的,但是已知的那幾位,他根據手頭上所有的信息資料,已經把每一個相關人員的涉事深淺做了一一分析,方便警方將其捉拿歸案後,有定罪的參考。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製毒工廠的建築結構以及毒販的主要防禦手段和逃跑計劃。
從外麵來看,製毒工廠是一個破舊的大倉庫,但其實這個大倉庫被分為三段。
第一段如果仔細分析,是一個充滿疑點的建材加工廠,疑點主要有工人們施工服後的幹淨白襯衣和生產機器的不合理生鏽。
第二段是在建材加工廠最裏麵的ABS隔板後,是一個什麼東西都沒有過渡區,至於如何通過ABS隔板,王不燃沒有交代,因為他計劃等警方到來的時候,那塊單向顯示屏已經被他用腳暴力地踢開了。
就是不知道小青年的自信,對於王不燃來說,盲目不盲目。
過渡區被夾在了兩塊巨大ABS隔板間,另一塊隔板後,就是這個大倉庫的核心區域,也是王不燃所檢舉的製毒工廠。
製毒工廠,有很多隔間,其中重點應該關注存放製毒原料的倉庫、資料數據收發室、主控製室和控製室出門右手邊的電梯間。
倉庫裏存放著的成品不多,那是因為存放的時間一般都不會超過三天,就會有不同的人過來拿貨,拿貨的人就這幾天觀察而言,每次都不會少於一個藍色塑料桶,也就是每次都不會少於五十公斤。
資料數據收發室,即便在重重偽裝與防護下,這個隔間裏的數據依然還是被處理過,上麵記錄的東西用的雖然是漢字,但王不燃一直懷疑寫下數據的筆者,是不是某個醫院退休的職工,反正多數信息他是看不懂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家兩櫃子白紙黑字的數據,到他這兒來隻有一小本的緣故。
主控製室,裏麵有一塊巨大的顯示器,上麵被分成了數十個網格,每一個網格所代表的的都是一個監控頭能捕捉到的影像,這些監控頭不僅能監視大倉庫裏所有人的一舉一動,甚至還遍布在村子許多不起眼的角落,若是對這邊不了解的話,很容易被毒販發現。
關於販毒工廠結構最後需要注意的,是一個電梯,電梯設計得不隱秘,但卻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因為這個製毒工廠內部僅有兩層樓,存貨倉庫又是在一樓,根本沒有放置電梯的必要,那麼電梯的主要功能就很顯然了,這也就是毒販整個逃跑計劃所需要圍繞的核心。
接著製毒工廠結構的最後一項,王不燃還在本子上寫了很多瑣屑的小提示,但有一點是在發動進攻前應該先進行思考的,那就是整個大倉庫的防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