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外,也就是確保必要的時間、金錢,讓自己有餘裕來
對應。
■對大人有不信感
問:你的作品,與其重點放在各詭計,其實是都放在意外的結局,那是有什麼理由?
東野:那是因為我自己很喜歡,便如此寫。
問:是因為你邊如此寫,邊能享受樂趣嗎?
東野:那是寫作最重要的事呢!
問:《惡意》、《殺人之門》等都是很強調殺人的動機,動機是跟無底深淵般的惡意、
殺意相關的,為何會以動機為焦點,便寫了很多作品呢?
東野:因為有動機才會很明確、震撼的舉動表現在外,是因為有動機才製造了殺人事件
,自己會很想去探求動機究竟何在。
問:像《湖邊凶殺案》、《tokio》其他許多作品中,都是小孩比大人聰明、成熟多了,
反而不講理、任性、墮落的是大人,而且對老師並沒有信賴感,你真的如此認為嗎?跟你童
年經驗有關嗎?
東野:是的,是有關的,從很小便發現大人其實是有表裏兩麵的人,對大人有不信感。
問:《偵探伽利略》、《預知夢》係列裏的天才物理學家湯川是最貼近你本人的角色嗎
?因為是學理工出身,又具有豐富的科學知識。
東野:不,其實每個小說中的人物都是從既有的自己采擷一部份來創造出來的,所以不
論那個人物都有自己投影其中呢!
由不屈的堅持所淬煉出的奇跡
文/林依俐(《挑戰者月刊》總編輯)
如果你問我,東野圭吾是位什麼樣的作家? 我會回答你,他是位不幸的作家。
你一定會覺得奇怪,光是以《嫌疑犯X的獻身》(二○○五)一書,便幾乎是囊括了二
○○六年日本推理文學相關的獎項,同書在日本的銷售量更是打破五十萬大關的“暢銷作家
”東野圭吾,怎會有什麼不幸可言?
在說明之前,請讓我先簡單介紹一下東野圭吾這位作家。
東野圭吾在一九五八年生於大阪,大學畢業後進入汽車零件製作公司擔任工程師。由於
希望能在工作以外,也能在私生活之中有個較為不同的目標,所以開始著手撰寫推理小說,
投稿日本推理文學代表性的公開徵選長篇小說獎“江戶川亂步獎”。
這並不是東野第一次寫推理小說。早在他十六歲的時候,由於看了小峰元的作品《阿基
米德借刀殺人》(一九七三,第十九屆江戶川亂步獎作品)大受感動,之後又讀了鬆本清張
的《點與線》(一九五八)、《零的焦點》(一九五九)等作品。一頭推理熱的他便曾試著
撰寫長篇推理小說,而且第一作還是以重大社會問題為主題。然而由於完成於大學時期的第
二作被周遭朋友嫌棄,“寫小說”這件事便從他的生活之中消失了好一陣子。
而獲得亂步獎的夢想讓東野重拾筆杆。在曆經兩次落選後,他的第三次挑戰——以發生
在女子高中校園裏的連續殺人事件為主軸展開的青春推理《放學後》(一九八五)——成功
奪下了第三十一屆江戶川亂步獎。之後他很快地辭了工作,前往東京致力於寫作。自從一九
八五年《放學後》出版以後,東野圭吾幾乎是每年都會有一到三部甚至更多的新作問世。他
不但是個著作等身的多產作家,其筆下的內容也橫跨了推理、幽默、科幻、曆史、社會諷刺
等,文字表現平實,但手法卻絲毫不拘泥於形式,多變多樣。
看到這裏,如果你對於近年的日本推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許你會聯想到宮部美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