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那些預備著放煙火的匠人已經在一旁等候多時了,一聽到殿上太監派人過來傳話,便連忙放起煙火來。一記記衝天炮“咻”的直衝雲霄,迸開一個又一個火焰般的花朵。其中有些煙花像什麼吐蓮一丈菊,真的猶如那些漂亮的鮮花一樣,在空中、在地上開了一朵又一朵。又有什麼地老鼠,點著後到處亂竄,因此串得快,就好像是在地麵上有人用光芒在描來畫去一樣。眾人雖在殿上,可也看得好不快意舒暢。
雖然花了不少功夫搭建起來,可是到元宵這一天,無論是鼇山燈棚還是煙火架,都要通通燒掉——這也是當時的慣例。看著那些漸漸在火焰中被吞沒的花燈、那些曾經燦爛不已的煙花變成了灰黑的碎屑淹滅在雪中,璿真不禁覺得心下惆悵。那樣美麗的事物,到最後也還是歸於沉寂與虛無。
第二日,天色仍然很陰沉,不過沒有下雪了。德王正在房中看書,忽然外庭的總管執事太監前來稟告道,說端禮門上邸候官來報,說門外來了七八個人,皆騎馬而來,自稱欽差,要求麵見王爺。德王一愣,隨即手中的書本幾乎掉下了也沒有發覺。他忙問對方可有求見的柬帖,總管太監遞上一貼,德王打開一看,赫然看見上麵寫著“欽差奉敕命錦衣衛從三品定遠將軍同知段繼安”的字樣,又見貼上禦印和公文印鑒清晰可見,心下暗叫不好,連忙吩咐自己殿上的執事太監去擺下香案,做好準備,而德王自己則一連聲吩咐外庭的總管太監大開中門,迎接欽差入內,他也連忙整畢衣冠,來到大門內等候著對方的到來。要知道平日裏不管是什麼來客,德王朱見潾都隻會坐在殿上,等候對方來見,從來沒有親自迎出來的道理,更別說是來到大門這裏了。看到這樣的情景,底下的太監官吏都不敢怠慢,有的按照王爺的吩咐去準備,而更多的則是跟隨在王爺身後,來到大門上迎接欽差。
王府的外庭同樣麵積龐大,即使是與屬於外庭一部分的正禮殿,距離正門——也就是正南麵的端禮門——也還有很長很長一段距離。過了外庭的正殿——承運殿,再過了圜殿,才到二門,再之後又過了存心殿,再走好一陣,才能來到大門。因此他們一見王爺走來,都紛紛跪在兩旁,頭也不敢抬,也難以心中會猜測到底是什麼事情會讓高高在上的德王今天親自來到這裏呢?
德王朱見潾來到正門前時,抬頭便看見門外約有七八個人,都已下了馬(顯然他們也看見德王走過來了),正站在那兒。德王越走越近,隻見那些男人中隻要兩人打扮穿著與眾不同,其餘的人則是作錦衣衛軍卒打扮:身穿罩甲,手指藤棍。為首的那個人麵朝德王,點頭微笑。
“特奉上喻,前來麵見王爺。”
雖然口中是這樣說,但那個人一動沒動。這時德王已經朝對方下跪,畢恭畢敬地磕了頭,然後才說:“臣朱見潾向吾皇叩首!”
其後三呼萬歲,行大禮。其他人也一早跟隨著德王下跪,口稱萬歲。這時,那個段繼安才又開口說:“免禮,德王請起。”
他雖然隻是個從三品的官員,但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