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鎔基答記者問》
作者:《朱鎔基答記者問》編輯組
申明:網絡收集整理製作,僅供預覽交流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歡,請支持訂閱購買正版.
第1節:接受比利時《自由比利時報》記者巴蓋采訪(1)
接受比利時《自由比利時報》
記者巴蓋采訪
(2001年9月6日)
巴蓋:人們的印象是,對中國來說,隻有美國才是重要的。請問歐洲對中國的重要性何在?
朱鎔基:中國一貫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世界上一切國家的友好往來和互利合作。中國重視與美國的關係,也重視與歐洲國家的關係。歐洲在曆史上曾是文藝複興的搖籃和兩次工業革命的發祥地,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過重要貢獻。歐洲也是當今世界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和經濟力量,在國際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共同發展負有重要的責任。中國和歐洲之間沒有直接的利害衝突,在重大國際問題上有著相同或相似的立場,經濟上互補性很強。當前雙方正處於各自內部發展的重要階段,都有進一步加強合作的願望和需要。中國一直從戰略高度看待和處理同歐洲國家的關係。在世界走向多極化和國際社會麵臨各種新挑戰的形勢下,雙方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一個致力於改革開放和邁向現代化的中國,與日益強大的歐洲加強和發展全麵夥伴關係,不僅對雙方有利,而且有助於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巴蓋:中比今年慶祝建交30周年,請你對中比關係作一總結,並指出今後還應在哪些方麵取得進展?
朱鎔基:中比建交30年來,兩國關係取得了巨大發展,各個領域的合作都碩果累累。雙方領導人及各界人士往來日益密切,相互了解不斷加深。兩國貿易額從建交初期的2000萬美元增至去年的36億美元。比利時成為中國在歐洲的第六大貿易夥伴。比在華投資項目則從無到有,至今年6月已達358個,實際投入4.3億美元。中比科技合作富有成效,迄今已執行了200多個合作項目。文化交流日益活躍,雙方文藝團體的互訪和精美的文物、書畫展覽為兩國人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藝術享受。教育領域的合作日益擴大,雙方互派留學生人數逐年增多,迄今中國留比學生已超過1000人。省際友好合作關係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回顧30年來中比關係的巨大發展,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
與此同時,我們也感到中比關係還有巨大發展潛力,中方願與比方一道,將中比關係不斷推進到更高水平。對今後兩國關係的發展,我有以下幾點想法:
第一,進一步加強人員交往。盡管現代化信息技術越來越先進,但它代替不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和溝通。雙方應加強接觸、加深了解,增進信任、減少誤解,擴大共識、推動合作。第二,進一步挖掘經貿合作的潛力。中比經濟互補性強,前景十分廣闊。中國正在實施“十五”計劃和西部大開發戰略,歡迎更多的比利時企業家參與中國的經濟建設,特別是在信息、生化等比利時擁有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加強對華合作。第三,進一步加強文化交流對增進兩國人民了解和友誼的橋梁作用。中比、中歐兩種不同文明相互補充和借鑒,可以為世界的持久和平和普遍繁榮作出有益的貢獻。第四,深化在國際事務中的磋商與合作。中比之間沒有直接的利害衝突,在維護和平、促進發展方麵有共同利益和立場。我們願就聯合國事務以及軍控、環保、跨國犯罪等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經常與比方交換意見,加強協調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