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一??????????????龍田山人(1 / 2)

序言一??????????????龍田山人

大凡活在世上之人,沒有算過卦的人,是很少很少的。在每個農村的街頭巷尾,在每個城市的活動場所,隻要一說起算卦,人們就興趣盎然,臉上頓時流露出神秘好奇的色彩來:“咋說?準不準?”“哪兒的先生?”“改天我也去看看!”一些人更是往往會迫不及待地立刻前往算命先生所在之地,一睹算命先生的預測風采!

我的母親也是一位對算卦深信不疑的人,因為算卦先生預言她自己及她的孩子們的事兒,後來都一一得到了應證,所以母親就對算卦先生們特別尊重,對自己坎坷的命運特別看得開,心態也特別好。她老人家嘴裏常常念叨著一句話:“孩子,什麼都是命,命裏有的總許會有的,命裏沒有的千萬不要強求啊!”

母親對算命的執著,也深深地影響著我。是啊,在現實生活中,自己親身經曆的和自己親眼看到的,各種各樣許許多多活生生的事例,讓我這個從來不相信命運的人,也不由得疑惑起來,最後由疑惑到逐漸變為相信,直至徹底進入這個周易領域來研究它。

離我老家大約七八裏遠的地方,有一個小村莊叫大灣台,曾經居住過一位可以說是在當代無人能比的算卦師傅,他叫劉明,其預測水平並不亞於現在盲派大師段建業老師所說的郝金陽、夏仲奇二位老先生。

本書的小說主人公劉清的原型之一,就是劉明老師傅。

可惜我今生無緣得見,劉明老師傅早在一九八九年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七歲(他生前多次預測自己熬不過此年,果然)。他預測奇準、扭轉乾坤的神奇故事,至今還在我的家鄉——陽原縣馬坊川一帶廣泛流傳著,成為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特別是一大批易學愛好者,每每談到哪個老師傅算卦算得準的時候兒,就往往提起他:“看看當年劉明算卦,人家真是金口玉言,說啥就是啥,毫不含糊,應驗的事兒從來不打折扣!”

由於他和他師弟們及徒弟們的言傳身教(據我考證,劉明師傅的預測手法和山西太原段建業老師所說的郝金陽、夏仲奇二位師傅師出一家),在我的家鄉陽原縣馬坊川一帶和相鄰的蔚縣壺流河流域,湧現出了不少算卦這方麵的人才。其中的佼佼者當數蔚縣水泉鎮的王老六、陽原縣化稍營鎮的劉文國等幾位師傅。但是,就他們現在的預測水準而言,卻很難望劉明老先生之項背。所以有位師傅自嘲地說:“沒有朱砂,紅土也能照樣畫符!”而龍道生先生也算是“紅土”裏麵學得比較好的一位吧。

龍先生自幼愛好文學,著迷勁兒特大。曾勵誌當一個文學家,十幾年如一日,奮鬥在農村,,用他自己的話說:“白日癡迷嚼風雪,夜半敞懷攬月星;獨攀人生山間道,春夏秋冬自橫經”。也許命運所致吧,他一直沒有什麼“驚人”的作品問世,隻是偶爾在報紙副刊上發表幾塊兒“豆腐幹兒”詩歌。後因機緣所至,受高人指點,龍先生毅然掉頭紮進中國傳統文化——易學的海洋,刻苦鑽研,南下北上,博學眾家,漸而形成自己的一套預測思路和方法。藝成不久,他遊走家鄉,到大城市裏圖謀發展,幾年拚搏奮鬥下來,頗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