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下載必是精品!!
第三卷 湘西屍王
鬼吹燈II 第三卷 湘西屍王 前言
章節字數:631 更新時間:07-11-11 18:03
從古到今,若說起強盜賊寇,在世人眼中,曆來個個都是該遭千刀殺、萬刀剮的歹人,乃是極敗壞的惡名,可細論起來,朝臣天子、士農工商,在那三百六十行裏,從上到下,哪一處沒有天良喪盡、用瞞天手段行奸使詐的賊子?大盜竊國、中盜竊義、小盜竊侯,成王敗寇,隻有最末等的才竊金銀。
孰不聞“道不盜,非常盜,盜亦有道,盜不離道”之言,真正在那綠林中結社取利,做分贓聚義勾當的,也向來不乏英雄豪傑,慣做出一些常人難以⊿
不過不同於起源於明末清初的北京琉璃廠,那邊都是“文玩”,而潘家園的路子就野了,東西也雜,這些東西裏麵,仿古的“西貝貨”占了九成,想在潘家園裏淘換點真東西,除了要有火眼金睛明辨真偽的眼力之外,大海撈針般的運氣也少不了。
我和胖子名聲在外,自不能與那些倒騰假東西的二道販子相提並論,有些常逛潘家園的老主顧,也不知都是從哪聽說的,似乎都知道胡爺和胖爺手裏有明器,那是貨真價實的——從坑裏濾出來的明器,哪怕隻是一枚平平無奇的古銅錢,備不住也是摸金校尉從老棕子嘴裏摳出來的“壓口錢”。
我看有好多人一見了我,開口就問我:“有古墓裏盜出來的明器沒有?胡爺您盡管開價,隻要是真東西,絕不還價。”
我心想有些日子沒在潘家園露麵,大金牙一出國,肯定是把他的主顧都打發到我這來了,可我手中又哪有什麼明器,況且經常接觸此物也是犯禁的勾當,好在從南海所得“青頭”甚多,青頭和明器在性質上實際是差不多的,隻不過一個從土裏來,一個從水裏來,基本上是山裏熊掌和海中魚翅的區別。於是就躥叼買主們,觀看青頭貨色。
現在玩收藏的主兒,都覺得玉石行情看漲,但他們隻認帶老沁的舊玉,青頭古玉雖是沁色深厚,耐何被海水浸泡年久,玉髓為鹽鹵閉塞,好似裹了一層極重的石灰,就連那些識貨的見了也要搖頭。
正商討價錢之際,有舊貨市場中相熟的人來告之,說是琉璃廠藏珍堂的“喬二爺”請我們過去,我覺得這事有些蹊蹺。那喬二爺在北京琉璃廠好大的名頭,從解放前就經營一間古董店藏珍堂,多少年來從沒走過眼,在他手裏過的古物不計其數,便在潘家園也人人知道他是古玩界的“老元良”。我早有心前去拜訪,卻沒有能夠接洽引見的門路,想不到他竟然請我們過去敘談敘談,不知他葫蘆裏賣得什麼藥。
再細問來人,才知道原來喬二爺聽說我這有南海古玉,他平素裏是個專嗜古物的,在北京青頭老玉非常罕見,等閑也難在市麵見到,便特意托人通個消息,請我帶著古玉到他家中一坐,看看貨色如何。
我心想總算有識貨的行家了,又有心要去喬二爺家開開眼界,便同胖子匆忙裹了一包行貨,徑直來到琉璃廠東頭的延壽寺街,把著路口頭一間兩層樓的門麵,古香古色,頗為不俗,一看黑底金字地招牌,正是藏珍堂老字號。
跟店裏的人說明來意,卻沒上樓,而是直接被送到離那很遠的一幢老筒子樓裏,這地方都快到先農壇了。樓內破破爛爛的,樓道裏堆滿了了各家的冬媒,還有碼成牆般高的大白菜。喬二爺住慣了此地,上了歲數不願意挪地方,所以平常生活起居都在此處。
隻見那喬二爺都快八十了,頭發掉得一根不剩,一副長長的胡須卻是雪白,而且倆眼珠子賊亮,顯得精神矍鑠,老而不朽,見了我們連忙讓坐。有活計端上茶來,器具精美,茶香濃鬱,不過我們胖子喝慣了大碗茶,不懂品品茗之道,加之外邊天寒地凍,心中滿是寒意,一盞熱茶一仰脖就喝了個見底,口中讚道:“好茶,不妨再來一碗,最好換大茶缸子。”我笑道:“讓二爺見笑了,在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