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

銅像身披羅馬式長袍,腳上散落著斷裂的鎖鏈,右腳跟抬起,做奮然前行狀,右手高舉火炬,是一個掙脫束縛、挺身奮進的反抗者形象。

在她左手緊握的銅板上,用羅馬數字刻著美國《獨立宣言》的發表日期:公元1776年7月4日。這個日子也是美國的獨立日。

紀念碑整體由巴黎鐵塔的設計者法國工程師埃菲爾設計,雕像由法國雕塑家巴特爾迪創作。女神的形象源於雕塑家親眼目睹的戰鬥場景:1851年,捍衛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巴黎人民與陰謀恢複帝製的政變者展開巷戰。暮色蒼茫中,一位勇敢的姑娘手持火炬,越過街壘,跑在戰鬥者的前麵,高呼“前進”,向敵人衝去,不幸中彈犧牲。姑娘捍衛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以永恒的光輝照亮了17歲的巴特爾迪的心。18年後,這位勇敢的姑娘化成了矗立美國的自由女神。

1886年10月28日,美國總統克利夫蘭主持了自由女神像的揭幕典禮。

大國崛起·美國 第四部分 大國崛起·美國 尾聲(8)

1942年美國政府做出決定,將自由女神像列為美國國家級文物。

側文16、華爾街的朱庇特

摩根,這個留著八字胡須的美國銀行家,代表著壟斷時代金融資本的巔峰力量,但是這位華爾街的朱庇特(眾神之王)在去世時,他的遺產金額之小,令所有人意外,他名下不動產總額6000萬美元,銀行存款和個人名義的股票等為2000萬美元。這在當時雖然也是一筆巨款,但與“朱庇特”的名聲相比卻相差甚遠。

但這位“朱庇特”的事業並不是鏡花水月,即使在他死後,他所創建的金融帝國並沒有因他的去世而崩潰,而是繼續高速運轉。

到1929年,在“摩根帝國”中,以摩根公司為中心,實行董事連鎖領導,在5大金融資本以下,有超過20萬的金融機構互相關聯,組成嚴密的“摩根體係”。

這一金融集團占有全美金融資本33%,總值200億美元,還有125億美元保險資本,占全美保險業的65%。此外,在美國35家大企業中有摩根公司的47名董事,包括美國鋼鐵公司、大陸石油公司、通用汽車公司、通用電器等等。

上述所有相加,當時摩根體係擁有740億美元總資本的控製力,相當於全美所有企業資本的1\4。167名董事,控製著整個摩根體係,貫徹著“華爾銜指令”。

個人財富與“帝國”財富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摩根本人更看重的不是對金錢的的個人貪欲,他要做的是事業,用他的話說就是:

“象侵略那種模式的投機,是絕不能從事的,希望能夠在華爾街坐鎮指揮,成為全美國企業的領導者。”

側文17、摩根信條

摩根在一次聽證會上說:“我認識相當多的商人,如果對這些人的信用沒有疑問的話,無論多少都可以貸到,這種人不計其數。”

有人認為摩根的信用貸款與清算交易是造成經濟恐慌的原因,於是問:“你是說可償還貸款的那種信用吧?”

摩根的回答說:“不!是那種人相信人的信用,先生。”

對方繼續追問:“請問,你是不是說誰都可以相信.不管他有錢沒錢?”

“對!”

“即使他一文不名?”

“是的,許多身無分文的人到過我的辦公室,我當場開給他一張百萬元支票,如果我信得過他!”

“難道商業信用不依賴金錢與財產嗎?”

“除了金錢財產不是還有人格嗎?”

“哪一項最重要?”

“當然是人格!金錢買不到的人格。”

“難道在交易所你也如此嗎?”

“是的,我貸款給有人格的人。”

第二天,各大報刊推出大標題:“摩報信條——人格是信用的基礎”

側文18、底特律的墨索裏尼

盡管福特的大生產方式得到了企業界的認可,不過也遭到工人們的反感。一連幾個小時千篇一律的操作使人緊張得快要發瘋。

在喜劇大師卓別林的電影中,流水線遭到了極大的嘲笑和譴責,人被流水線所摧殘、異化的現實,讓人在笑過之後不禁毛骨悚然。

一名叫查裏斯·馬迪森的工人,在福特公司工作一周後就離開了,他在日記中寫到:“這是一座把人變成機器的人間地獄……”

1914年1月,一位工人的妻子寫信給福特說:“你的傳送帶比奴隸主的皮鞭還厲害!”

《紐約時報》稱福特是“底特律的墨索裏尼”。

側文19、愛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