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大國崛起-美國
《世界第一強國:大國崛起·美國》
大國崛起·美國 第一部分 引子:“新大陸”
500年前,在北美大陸,印第安人依然過著以采集、狩獵、粗放農耕為主的生活。
在這片廣袤而物產豐富的地方,他們的激情、他們的風俗、他們的語言,都以天然的姿態生長著。印第安文明一直在自己的天地繁衍,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國家,他們集體生存的方式是部落,他們過著與眾不同的生活。
1492年,一個叫哥倫布的歐洲人來到美洲大陸,於是美洲許多東西都被改變了……
西班牙人,英國人,荷蘭人,法國人,蜂擁而至,將這片新大陸撕扯得四分五裂。從此,印第安人逐漸失去了對自己家園的控製。美洲成為歐洲各國角逐利益的戰場。
在這片大地,誰主沉浮?
最終,歐洲各國都沒能實現主宰這片大陸的願望,因為這片土地誕生了新的“主宰者”——美利堅合眾國。
大國崛起·美國 第一部分 殖民時代(1)
在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一個叫做普利茅斯小鎮,每天都有來自美國各地的人來到這裏瞻仰一塊大石。
人們為什麼會對一塊大石如此敬仰呢?因為,美國的曆史與它有著非同尋常的關係。
1、我們這些簽署人在上帝麵前共同莊嚴立誓簽約,自願結為民眾自治團體。
1620年9月16日,102名英國清教徒登上了一艘重180噸、長90英尺的木製帆船揚帆出海,這艘船名叫五月花號。
他們選擇出海的季節實在是糟透了,但他們別無選擇。
在17世紀初的英國,最早源起於加爾文的清教徒們發起宗教改革運動,試圖在國教內部進行“純潔”工作,卻遭受殘酷打壓。
於是他們出逃荷蘭,在荷蘭不僅寄人籬下,而且下一代對於清教徒信仰和祖國語言日益淡薄,於是他們將最後的期望寄托在遙遠的新大陸,再次出走。
他們向往那片百年前才剛剛被發現的新大陸——美洲,那裏沒有國王,也沒有劊子手,他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傳教和生活,而無需麵對歐洲大陸冰冷的目光和時隱時現的絞索。
也許是“五月花”這個浪漫而生機勃勃的名字給他們帶了來好運,“五月花”號在海上風狂浪險地渡過了66天之後,隻有一個人死去,但在船上又降生了一個嬰兒,所以當他們於11月9日到達科德角時,船上還是102個人。
他們在科德角對麵的普羅溫斯頓港灣拋錨,按照歐洲的航海傳統,他們首先登上了一塊大礁石。五月花號上的人們大聲歡呼,共同慶祝新生活的開始。後來的美國人把他們視為美國最早的開創者。
其實,遠在他們之前,已經有很多歐洲人來到北美,就是英國也早於1606年就組織了兩批人員探查,一批移民,為什麼美國人卻把“五月花”號上的人們視為“清教徒始祖移民”?
今天“五月花”號的複製品停泊在馬薩諸塞的海灣,在船艙裏,擺放著一份文件的複製品,這份文件被稱為美國最早的立國文本。
“五月花”號上的人們走上新大陸之前,在船上簽署了這份文件,41位男士在文件上簽下了名字,他們是船上的成年男性移民,由於當時婦女沒有政治權利,所以她們沒有簽署。
在這份《五月花號公約》中這樣寫道:
“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增強基督教信仰,為了提高我們國王和國家的榮譽,我們漂洋過海,在弗吉尼亞北部開發第一個殖民地。我們這些簽署人在上帝麵前共同莊嚴立誓簽約,自願結為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的實施、維護和發展,將來不時依此而製定頒布的被認為是對這個殖民地全體人民都最適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和公職,我們都保證遵守和服從。”
《五月花號公約》,這份寫在粗糙羊皮紙的文書,內容很簡單,但它開創了一個先例,也樹立了一個典範:
人民可以通過自己的公意決定集體行動,以自治的方式,管理自己的生活;行使統治必須經過民眾的同意;人民可以通過公議的契約建立秩序,而不是由人民之上的權威予以強加。
“自治”意味著一切公共事務必須征得全體自由民的意見,由此開創一個自我管理的社會。它標誌著“政府需經被統治者的同意方可實行統治”這一原則得到認同並實施。
《五月花號公約》的簽訂方式和內容,在王權與神權並行統治的時代,暗示了民主政治的許多基本理念。因為它否定了由來已久的君權神授思想,否認了統治權無須平頭百姓認可的現狀。
《五月花號公約》是此後無數自治公約中的第一個。它所呈現出的依法管理、民眾自治理念成為許多居民點和後來殖民地競相效仿的模式,對《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人們稱為美國精神的先驅。
大國崛起·美國 第一部分 殖民時代(2)
2、在從前無人來到的地方,我們希望移植一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