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完整地拆下很多,以整個北京城來計算,那數目也的確不小。但北京的城牆,除去內外各有厚約一米的磚皮外,內心全是“灰土”,就是石灰黃土的混凝土。這些三四百年乃至五六百年的灰土堅硬如同岩石;據約略估計,約有一千一百萬噸。假使能把它清除,用由二十節十八噸的車皮組成的列車每日運送一次,要八十三年才能運完!請問這一列車在八十三年之中可以運輸多少有用的東西。而且這些堅硬的灰土,既不能用以種植,又不能用作建築材料,用來築路,卻又不夠堅實,不適使用;完全是毫無用處的廢料。不但如此,因為這混凝土的堅硬性質,拆除時沒有工具可以挖動它,還必須使用炸藥,因此北京的市民還要聽若幹年每天不斷的爆炸聲!還不止如此,即使能把灰土炸開、挖鬆、運走,這一千一百萬噸的廢料的體積約等於十一二個景山,又在何處安放呢?主張拆除者在這些問題上麵沒有費過腦汁,也許是由於根本沒有想到,乃至沒有知道牆心內有混凝土的問題吧。

就說繞過這樣一個問題而不討論,假設北京同其他縣城的城牆一樣是比較簡單的工程,計算把城磚拆下做成暗溝,用灰土將護城河填平,鋪好公路,到底是不是一舉兩得一種便宜的建設呢?

由主張保存者的立場來回答是:苦心的朋友們,北京城外並不缺少土地呀,四麵都是廣闊的平原,我們又為什麼要費這樣大的人力,一兩個野戰軍的人數,來取得這一帶之地呢?拆除城牆所需的龐大的勞動力是可以積極生產許多有利於人民的果實的。將來我們有力量建設,磚窯業是必要發展的,用不著這樣費事去取得。如此浪費人力,同時還要毀掉環繞著北京的一件國寶文物——一圈對於北京形體的壯麗有莫大關係的古代工程,對於北京衛生有莫大功用的環城護城河——這不但是庸人自擾,簡直是罪過的行動了。

⊙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這樣辯論鬥爭的結果,雙方的意見是不應該不趨向一致的。事實上,凡是參加過這樣辯論的,結論便是認為城牆的確不但不應拆除,且應保護整理,與護城河一起作為一個整體的計劃,善予利用,使它成為將來北京市都市計劃中的有利的、仍為現代所重用的一座紀念性的古代工程。這樣由它的物質的特殊和珍貴,形體的樸實雄壯,反映到我們感覺上來,它會豐富我們對北京的喜愛,增強我們民族精神的飽滿。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tulip1102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