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前一壺酒,船尾一卷書,釣得紫鱖魚,旋洗白蓮藕。”這是婚後陸遊和唐琬初期生活的生動寫照。

然而似乎過於順利的生活總暗含著某種不幸,接下來的三件事讓婆婆一改往日對唐琬的客氣態度,也擾亂了陸遊和唐琬的平靜生活。

第一件事情是陸遊第二次和第三次殿試都名落孫山。婆婆沒有細究陸遊屢試不中的原因是陸遊的血脈裏流淌的是詩人的血,是因為他的剛正不阿而得罪權貴,而把罪孽全加在了唐琬身上。說唐琬讓陸遊沉迷於女色,不思進取,荒怠學業。這其實是子虛烏有的事情,陸遊和唐琬在一起的時間不及陸遊用功苦讀的時間四分之一。

第二件事情是唐琬肚子不爭氣,一直沒有為陸家生下一個兒子。封建社會,任何一個女人把生兒子視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陸遊的母親傳宗接代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誰也勸不了她。唐琬沒有為陸家生下一個兒子,這是婆婆突然冷落唐琬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三件事情是有一天,婆婆心血來潮,為陸遊和唐琬的婚姻卜了卦,卦上說陸遊和唐琬的八字不合,唐琬是克夫的命,會影響陸遊的仕途。婆婆聽了,大驚失色。偏偏婆婆是個老封建迷,對這樣的事情深信不疑。她聯想到近幾年來陸遊仕途不順,唐琬又沒有為陸家生下一個兒子,更篤定了婆婆這樣一個信念:唐琬不適合陸遊。

陸遊的母親在回家的路上產生了一個念頭,她要想辦法讓兒子把唐琬休掉,再娶一個旺夫的女人作為正室。陸遊的母親起初想以虐待媳婦的方式好讓唐琬知難而退,自動離開陸家。可是,她又不得不承認,唐琬實在是一個好女人,幾乎挑不出什麼毛病。唐琬是一個極為忍耐的女人,婆婆故意刁難她也好,讓她幹重活也好,她都難忍受。別人對她怎麼樣她不在乎,隻要陸遊對她好她就滿足了。然而,就連這個小小的要求也很快落空。

婆婆見不能逼走唐琬,隻好使用最狠的一招,她抓住女人的弱點,尤其是唐琬深愛著陸遊之一點,給了唐琬致命的一擊。婆婆親自做唐琬的思念教育,開始說了很多好話,說她逼不得已才這麼做的,最後一句話就是:如果你愛他,就離開他。如果你留在他的身邊就會害了他。你沒有罪,是陸遊有罪,他控製不住自己,因為你的存在,他把心思全部放在了你的身上。

那一瞬間唐琬無話可說,換做任何一個女人都無話可說。婆婆的一番話是一把軟刀子,能置人於死地,但卻不沾鮮血。唐琬是愛陸遊的,所以她沒得選擇,如果她的離開真能夠讓陸遊高中的話,她毫無怨言。

說服了兒媳婦,又去說服兒子。母親在兒子麵前擺出的是另外一幅姿態,她把前麵提到的三件事作為休妻的理由,全部跟陸遊說了。陸遊當然不肯,平生第一次頂撞了母親,說母親荒唐。關鍵時刻,母親使出了她的殺手鐧,她一邊抹著眼淚一邊說:“妻子和母親隻能選擇一個。”

這是世界上最難的選擇題。陸遊是個孝子,縱然有千般不願,陸遊不得不做出抉擇,他選擇了對母親的“孝”,放棄了對唐琬的“忠”,一紙休書把心愛的人逼出了家門。

唐琬沒有怪陸遊,她隻能怪自己,怪自己是一個女人,女人一生下來就有了罪。

這是他們一生中最痛苦的時刻,陸遊和唐琬在沈園訣別。

唐琬站在玉波橋上,拿出錦帕,把包裹在裏麵兩個人的發絲一根一根的扔進了湖中。這一刻,唐琬甚至想從橋上跳下去,但是她沒有這麼做,因為她要聽陸遊的話,她要好好活著,找一個好人家再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