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幹瘦中年人語氣一滯,很明顯他是被李老漢給問住了。
李二之所以會吃蝗蟲,那是為了作秀,為了邀買民心。
可這民心,並不是人人都有資格邀買的。
別說他隻是一個諫議大夫、尚書左丞,就算是當今太子李承乾做了這件事,皇帝說不定都會不高興。
李老漢雖然沒讀過書,但他那麼大年紀,也不是白活的,察言觀色的本事,還是有幾分的,看見幹瘦中年人臉上的神色,便知對方並沒有吃過蝗蟲。
於是,他拱了拱手,繼續用一種不卑不亢的語氣道:“貴人沒吃過蝗蟲,老漢和莊子上的農戶卻是吃過的。
我們這些莊稼漢一連吃了七天,也不見有人生病,反倒是有部分人的夜盲症被治好了。
所以老漢認為,莊主的話沒錯,吃蝗蟲並不會讓人害病。
“……”李老漢的言辭算不得犀利,卻把幹瘦中年人說的啞口無言。
眼見氣氛逐漸變得尷尬起來,許澤軒終於忍不住,從人群中鑽了出來,對皇帝和百官行禮:“下官許澤軒,拜見陛下,見過諸公,不知陛下和諸公突然光臨寒舍,所為何事?”
許澤軒這話剛剛出口,皇帝和朝中諸位大臣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卻聽“噗通、噗通”幾聲,原本就有些哆哆嗦嗦的村民,雙腿徹底沒了力氣,接二連三的癱軟在了地上,就連表現的比較鎮定的李老漢,雙腿也開始打起了擺子。
許家莊雖然在長安城附近,可皇帝對莊戶們來說,依舊隻是個十分遙遠的詞彙。
平日裏見到藍田縣縣令,都不敢喘大氣的莊戶,猛然間知道皇帝就站在自己麵前,不嚇得尿褲子,已經算得上比較鎮定了。
“昨日上朝之時,有言官彈劾文水縣男許澤軒,利用職務之便,以次充好,讓災民服用蝗蟲。
為了查證此事,朕特意帶文武百官,前來你許家莊一觀。”李二摸著胡須,飽含深意的看著許澤軒。
言官彈劾之事,當然做不了假。
但別說言官彈劾的隻是一個小小的文水縣男,就算是縣子、縣伯、甚至縣公,皇帝都一定會帶著百官,親自上門調查。
李世民這麼做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滅蝗上。
這些日子以來,流言飛起,到處都有人說,是因為李二殺兄囚父,得位不正,這才讓上天降下了災難,懲罰關中的百姓。
如果在太平年間,這說法自然沒有市場,但是災荒年間的百姓,卻很容易相信這種話。
眼見流言傳的越來越離譜,好不容易安撫住的災民,隱隱有暴動的跡象,李二終於坐不住了。
他下定了決心,要掐斷這一類的流言,而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讓眾人知曉蝗災的真相。
巧合的事,在李二下定決心的時候,剛好有言官用蝗蟲的事情,彈劾許澤軒,這讓李二找到了契機,找到了造勢的突破口。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興師動眾,把朝中的文武百官,都帶到小小的許家莊內。
“那言官怎的憑空汙人清白,莫非跟小子有仇?”
許澤軒雙拳緊握,義憤填膺道,“小子雖然時常入宮拜見陛下,提一些賑災的建議,但賑災一事,完全是由陛下經手的。
小子沒有被授予官職,又何來的權力,又如何談得上利用職務之便?
至於以次充好,那就更談不上了。
小子收購蝗蟲,售賣蝗蟲饃饃,用的可都是自家的錢,其中根本就沒半點利潤。
這就跟朝中官員開設粥場,給百姓施粥一樣。
他們施舍的是稀得能夠照出人影的粥,而我施舍的是黃麵饃饃。
這黃麵饃饃,雖然多半是用蝗蟲粉製成,可諸位剛才也聽到了,吃蝗蟲並不會讓人生病。
若是做善事都要被定罪的話,那小子也無話可說!”
許澤軒不是沒見過,做好事被人舉報的。
後世網絡上,為了利益,為了博取流量,類似的人屢見不鮮,當時他就義憤填膺,恨不得把對方的祖宗八代都問候一遍。
現在事情到了自己身上,他更是氣的直發抖。
“小軒,莫要激動,陛下既然出現在這裏,就一定會給你一個公道。”程咬金見許澤軒氣的臉都紅了,連忙出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