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長篇小說《來來往往》以及散文隨筆集多部。

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做興福寺。興福寺有年紀,大約一千五百來歲。寺內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點是因為竹林裏有一條曲徑。曲徑的特點是因為有一首唐人的詩歌。詩歌的特點是到現在還非常流行。我曾經好幾次聽見父母們教導幼兒背誦這首唐詩,有一次是在麥當勞快餐廳。這首詩歌我也記得,便是唐人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比皆寂,惟聞鍾磬音。”字是宋人米芾寫的。米芾湖北人,出了名的任性和瘋狂。有潔癖,好奇裝異服。性情滲透在字裏,詭異又憨厚、漂亮!今年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這首美麗的詩歌裏麵。清早起床,推開房門就是竹林。走在竹林的曲徑上,梳著頭發。根根發絲都飄向遠方:唐朝和宋朝。美麗的東西是橫截麵,一旦美麗便永遠美麗。興福寺的茶是興福寺的。沏茶的水也是興福寺的,泉水。水杯是一般常見的玻璃杯。

水瓶也是一般常見的塑料外殼的水瓶。水瓶上用油漆寫了號碼。油漆已經斑駁,暗中透著滄桑。不知沏了多少杯茶了!我這個不喝茶的人,破例喝茶了。一杯接著一杯。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茶水香氣撲鼻。無須精致的茶具烘托和引導,這是一種明明白白的清澈和香甜。生活中有時候去掉刻意講究的形式,內容會更好。入夜,聽慧雲法師講經。古老的寺廟,偏偏有年輕的小當家。20來歲的慧雲法師,相貌還沒有徹底脫去男孩子的虎氣,談吐卻已經非常圓熟老道。可以舉重若輕地引領我們前行。我當然是想有所進步的。我努力了。但不知進步了沒有。這就需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夠證明。可以肯定的是,想進步總比不Ψ

這是我當初在做菜鳥申請信箱時沒有察覺到的原理。隻是後來才漸漸明白了。

盡管當時的注冊申請過程遇到了種種困難,但身為女人,當她在伊甸園裏、身上隻披著樹葉時都會惦記著偷吃樹上的聖果,更何況現在已經穿上了衣裳、掌握了大量現代化技術了呢,“做壞事”的心思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簇新的網絡交往方式麵前,誰都會被“有個自己小秘密”的心思鼓動誘惑。於是,就絞盡腦汁,想法用閨中女友的名字、生日、電話號碼之類注冊申請下了免費信箱。申請了一個還不夠,又貪心地不斷到各個速度快的網站申請下來一個比一個容量大的免費信箱,臆想著今後把它們分成“男信箱”和“女信箱”、跟“這個人”通信的信箱和跟“那個人”通信的信箱。由於擔心老公破解一個就會解開其他,還每個信箱分別使用了不同女友的名號。

結果怎樣?時至今日,除了一兩個常用的信箱,剩下那些,除了我自己申請完畢之後往裏麵發的一封問候自己的信:Hi!今天過得好嗎?就再也沒用過。時間長了,等我再去找它們時,自己也把密碼忘了,要來來回回試半天,索性就廢棄。不用它們的原因是,當我每次上網,用一個強大的“狐狸”(Foxmail)來同時收取這一個個信箱裏的信的時候,常常要因為挨個信箱的登錄連接而影響了速度,遠不如登錄一個信箱同時收取無數封信痛快。在網上,速度可就是金錢啊!再則,一個人也實在沒必要有太多信箱,即便它是免費的,網上一旦有了通訊地址,就不能總變,就像一個人的電話號碼和家庭住址不能總變一樣,否則會給找你的人平添麻煩,也給人留下一個不踏實和不可靠的印象。還有,即便是有一些“秘密”的信,都發往一個信箱裏也無妨,隻要密碼控製在自己手裏,勤改勤換,不讓人知道就行了。

然而,費了這麼半天勁,最讓人失落的卻是,我老公對我的信箱以及網上聊天記錄等等一點興趣也沒有,就像他對我的文件和文章沒興趣一樣,平時根本不屑於到我的電腦上來。而作為家庭成員中已有些“玩物喪誌”的一個半技術高手的我而言,對那台配置相差許多的電腦及其守著它的主人就更顯得沒有興趣,除了有時幫他查查毒和進行一些碎片清理。人們都活得越來越漠然、越來越隻知道關心自己了。

我的那些無數個免費信箱,那些伍爾芙的“一間自己的屋子”們,此時都靜靜躺在各自的網站裏,在一個男女平權的自由網絡空間中,默默的,懷才不遇。而我,花費了大量時間和金錢,隻是享受到了最初申請它們、蓋建它們這些“外室”時的戰戰兢兢的詭秘和甜蜜。

·616·

您下載的文件來自(老辛)為你製作!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小兒麻痞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