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曲不知道是因為自己姓和名連著一起不好還是怎樣,反正她的人生就如她的名字一般,讓自己一直覺得憋屈。
因為自己是父母高齡生下的孩子,而且在當時缺吃少喝的農村,加上營養缺乏的影響,讓別曲從小就長得非常瘦小,並且智商比別的小孩差一大截。
多半小孩都會在讀書的期間獲得上學的些許獎狀,但是到她在學校把書讀完畢業了,從小學到中專卻一張獎狀都沒有獲得過。
最後無比自卑的她,在命運的安排下,進入了一所很小的鄉鎮醫院上班,還沒有來得極高興,就被這所醫院裏的領導安排做導診,理由是她讀的中專學校不怎麼好,估計讓她上班肯定吃不消。
醫院領導也不放心給正式的工作崗位給她,隻好就讓她在醫院的門口,弄了一個小小的導診桌,讓她在那裏上班。
她上班的地方真是夏天熱冬天冷,不是別的科室條件能比的。
年輕的別曲也沒有多想,她思想挺單純的,覺得我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裏需要往哪裏搬。
她想到領導安排都要無理由服從,雖然這個工作沒什麼技術含量,但是應該很輕鬆。
從小缺心眼的她一口就答應了下來,其實這麼小的一個鄉鎮醫院,一眼都能看到盡頭,哪個科室在哪裏,住院部在哪裏,藥房等等地方,哪裏需要一個導醫呀!
這樣下來,別曲雖然是上班樂得輕鬆,但本就效益不好的鄉鎮衛生院,她的工資也是跟崗位掛鉤的,在當時國家還沒有開展合作醫療的年代裏,她的工資是最低的,幾乎和外麵的保安大叔一樣的工資。
這麼少的工資還經常會發不下來,就算別曲再怎麼省吃儉用,也是經常不夠開支的。
本就長相一般的人,加上工作又是那麼差勁的地方,使得別曲在成年之後,找對象的條件都不敢提高。
最後經人介紹相親,一個當地大型工廠的普通工人居然看上了自己,名叫楊運生比自己大三歲的的男人。
別曲看著男方長得還不錯,就試著跟男方交往了兩年的時間。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了解,得知男方雖然不是大富大貴的人,卻也有完全獨立的生活實力,而且對自己也還好,不是脾氣很暴躁的那種人。
別曲盡管自己年齡不是很大,但眼看著和自己同齡的女孩都紛紛嫁了,加上父母也一再催促:“我們家也就是那個條件,能找到當地工資那高的普通工人沒什麼不好,別弄得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了。”
爸爸別不成還接著舉例說道:“本村那誰......家的女孩也不比你長得差一些,最後挑來挑去找到一個吃飯都成問題的人,那男方是長得帥呀!可那能當飯吃嗎?過日子還是要現實一點。”
在對自己前途無望,也在家人的勸說下,剛滿二十二歲的別曲,都沒明白愛情是什麼就和楊運生結婚了。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別曲和楊運生在一起,從來沒有體會到書上說的臉紅心跳的戀愛感覺,所以她不確定自己到底愛不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