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段(1 / 3)

改的鳳袍女子和藹地望著我。

第三十九章 顰入遙山翠黛中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細密如銀毫的雨絲輕紗一般籠罩天地,一彎綠水似青羅玉帶繞林而行,遠山黛隱身姿影綽。雨露拂吹著挺秀細長的鳳尾竹,彙聚成珠,順著幽雅別致的葉尾滑落而下,水晶斷線一般,敲打在油紙傘上,時斷時續,清越如仕女輕擊編鍾。

我踏著斑駁的青石板信步在這竹林中,拾級而上。身後的桓玨也並不言語,靜靜地撐著紙傘與我一同緩步前行。今日我邀約他陪我賞綠,他見我氣色已然恢複得差不多便二話不說將手中批閱的奏折擱下,取了一把傘陪我到這殿後臨溪望山的竹林中漫步。

鳳竹舒展著優美的枝條,婆娑搖曳,與一汀的杏花煙雨氳成一幅畫卷緩緩展開。我在傘下站定,桓玨亦停下腳步,傘麵在青苔上投下一方圓圓的淡墨陰影,靜謐在我們兩人間彌散開一道融融的籠紗雲靄。

我抬手幫他拭去額際飄粘的一層雨霧,我喚他:“哥哥。”

他握住了我的手,將我攏進懷中:“容兒,你終於諒解我了,是嗎?”聲音有一絲難以掩飾的喜悅。

我心中微微一痛,靠在他溫暖的胸`前,“容兒錯怪哥哥了。哥哥這幾年受累了。”

“有容兒這句話便是一切都值了。”

我環住他的腰,回抱他,隻怕這是我最後一次放縱自己沉溺在他溫暖的懷中。我閉上眼睛,聽著雨聲淅淅瀝瀝漸行漸急。

“哥哥,讓我出宮去吧。”

我感到緊貼臉頰的胸膛一緊:“容兒可還記得緣湖?那年,也是這樣的雨,也是這樣的傘,我隔著雨幕看容兒,卻是怎麼看也看不夠。‘欲把緣湖比想容,淡妝濃抹總相宜’,隻想將容兒鐫刻在心底,記得容兒過去問過我為何從不曾畫過你,隻因怎樣的筆觸都繪不出容兒靈動的神韻,隻有在我的心卷中才可鋪撒圈點……”

“哥哥,容兒再不是當年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無憂頑童了。千瘡百孔,怎樣修補怎樣裱糊都粘不成原樣。哥哥也長大了,有家有國有天下,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些東西是不可拋不能棄的。我們都長大了,為了這二字,我們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我深深吸了一縷那熟悉的墨香,“飄雪皇後很好。我們總是喜歡回顧或前瞻,卻總是忽略了身邊。莫要到了高樓望斷黃昏寂滅的孤獨時,才恍悟原來有個人能為自己在燈火闌珊處微笑守望是一種多麼平凡而溫暖的感動,莫要錯過了。”

他鬆開我,握住我的雙肩,望進我的眼眸深處,睫毛在雨絲中輕輕一顫,轉身伸出手輕撫過一株瀕臨枯萎的翠竹,竹節處開著稻穗般平凡的花朵。

“容兒可曾聽過‘竹泯’?”

心弦一鉤,絲線斷了,未盡的曲子在空中餘音未了,一縷一絲緩緩抽痛。

他的指尖染了迷蒙雨霧,泛出一點蒼白:“竹生百年,隻開花一次,花落了便是竹死之時,喚為‘竹泯’……心,亦如那綠竹,窮盡一生,隻為一次綻放,若花盡散去,心便死了。”

我握住他的手,將那雨霧擦去,攏著在嘴邊嗬了嗬:“哥哥可知這竹泯並非意味著死亡。百年開花,母株枯竭,卻花落得實,實入土中再次生根發芽抽枝長葉。竹泯乃是為了再次得到新生。心,亦是如此。”

他將我的手甩開,背轉過身子,沿著石級小道一路而下。我怔怔望著他的背影,直到那最後一角明黃沒入了迷離的煙雨中,才慢慢收回視線。油紙傘被棄在了青苔小徑旁,在風中輕輕地晃了晃,幾分飄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