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辰找你幹什麼?”
潘璐瑤有些奇怪的問道。
王超攬著潘璐瑤的纖腰,帶著她來到辦公桌後麵,坐在了那張寬大的老板椅上。
潘璐瑤也不跟王超客氣,很自覺的坐到了王超的腿上,以一個很曖昧的姿勢,跟王超依偎在一起。
伸手撫著潘璐瑤的秀發,王超說道:“前段時間成立公司的時候,我曾經答應李逸辰那家夥,跟他合資成立一家地產開發公司。
當然,正兒八經的開發地產項目是假,倒賣土地倒是真的。
這次李逸辰看中了一個項目,他過去找我,一個是征求我的意見,一個是催我把答應的那筆錢打倒公司賬戶上。”
“什麼項目,這麼著急?”
潘璐瑤問道。
王超說道:“西城區的一個物流園,前幾年就立項了,後來開發商資金鏈斷裂,現在處於爛尾狀態。
李逸辰想要接手那個項目,被我給否了。”
潘璐瑤說道:“為什麼要否了?
現在物流園項目還是很有前景的。
而且,以李逸辰的身價地位,他來牽頭,很多事情都很好處理才是啊。”
王超說道:“我知道,物流園是一個好項目。
可具體的事情要具體分析,西城區的這個項目,現在來說,已經不是西城區自己的事兒了,還牽扯到了之前的投資方,以及放貸的銀行。
這裏麵牽扯到的各方利益,錯綜複雜,不是那麼快就可以理清的。
而且,就算是理清了,那麼大的一個項目,需要的資金量也不是一個小數。
先不說我跟李逸辰能不能拿出這筆錢,就單單從投資回報方麵來說,這就不符合我們當初合資成立公司的初衷。
我們倆手頭的資金有限,要是一下子全都被這個項目給拖住了,那是很危險的。
別忘了,一個大型的物流園,建設周期就要兩到三年,再到順利運營、產生利潤,沒個十年八年的,不可能回本。
這麼長的時間,一旦發生任何意外,都不是目前還小胳膊小腿的我們倆可以承受的。”
潘璐瑤說道:“這麼直接否了,倒是有點可惜了。”
王超說道:“也不是完全否了,我的意思是,利用我們倆手頭的資金,先從物流園已經征用完畢的土地當中,劃出一塊,直接買下來,在上麵建立一個小型的專項物流項目,比如鋼材市場,或者農產品交易市場什麼的。
等土地的手續下來之後,可以拿到銀行去抵押貸款,籌措建設資金。
除此之外,應該還能給我們倆留下一部分流動資金,正好拿來投資其他的項目。
這麼做,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我們手頭有限的資金,徹底把它盤活,為我們產生最大的利潤。”
潘璐瑤有些疑惑的說道:“那你說有了什麼新的目標了嗎?”
王超點點頭,說道:“不錯,我估摸著省城的二環路,應該會在一年之內重啟擴建工程。
我準備跟李逸辰還有我們軍訓的總教官一起合作,在道路兩側購買各種廢棄廠房。
到時候,拿來換拆遷款。
二環路擴建,十幾年前就立項了,一直拖到現在還沒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