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隻願相思莫相負
作者:萱歌子
章節:共 89 章,最新章節:後記
備注:
兩個國家的紛爭,幾個女人的無奈和纏綿。
1、戰敗第一
1、戰敗第一 ...
這場戰爭,大周失敗了。
大周是多麼彬彬的一個禮儀之邦,君慈民順,鬱鬱乎文。但任你詩書再是飽讀,教化再是昌盛,也敵不過北方大秦的尖矛利盾,和氣勢洶天的雄兵。
戰爭失敗,將領被俘,降書呈上。等待著大周的是賠款,割地,和親……是無窮無盡的屈辱。
好在大秦並不是鐵板一塊,好在大秦的汗王早已被架空,好在大秦的權臣“攘外必先安內”,好在大秦也知道天意民心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更改……好在他們終於收手了。他們要休息,要品嚐勝利者的筷感,無上的筷感。
蘇牧音知道,大秦不會就此罷休。大周的萬裏錦繡,又豈是“三秋桂子,十裏荷花”可比?北方的虎狼之國,最後的目的絕不僅僅在於其實早成囊中物的北燕七州。割去北燕七州,等於承認既成事實,大周朝廷並不心疼。拿這本來就不聽話的一隅領土換取喘熄的時間,蘇家的江山才有機會。
然而,蘇牧音惦記的不是即將改朝換代的領土,而是在前線被俘的親人。貴族的榮譽比生命還重要。聽說,是二哥親自揮著白旗走出了營帳。牧音知道,二哥的投降保住了數萬將士的生命,保住了無數普通家庭的希望;但牧音不知道,她的二哥蘇牧雲,那心高氣傲,甚至對大哥的太子位虎視眈眈的安親王,該如何麵對這慘然的結局,如何麵對朝臣和父皇。
還有千尋。牧音更不放心的是千尋。想到二哥,她會心焦,會心急;每每想到千尋,她卻是說不出的心絞,百轉千回,莫可名狀。她還記得任命千尋為先鋒的詔書頒下時,她始而目瞪口呆,繼則怒氣勃發,不顧一切闖宮找父皇哭鬧。那時千尋正在禦前對策,強敵當前,大任在肩,她一天十二個時辰倒有七八個時辰在宮裏。牧音急匆匆破門而入,拉住千尋不放手。麵對牧音的責問,皇帝隻是沉著臉不說話。可是千尋在牧音耳邊一句“公主,不要為難我”點醒了牧音。
千尋好言好語將牧音勸回了毓清宮。晚上,牧音正在燈前發呆,千尋卻一臉倦容地出現在牧音麵前。牧音跳起來,跑過去摟住千尋,不知怎麼,眼淚就左一道右一道地流下來。
毓清宮內,隻有公主窗前的燈火弱不禁風地燃著,慘白的月色鋪瀉在門前階上,泛著幽光。千尋輕輕拍著牧音的背,牧音俯在千尋肩上,還是一抽一抽地哽咽不住。千尋扳過牧音的雙肩,帶著她一貫和煦溫暖的微笑看著她,柔聲道:“公主,我都不怕,你怕什麼。”
怕什麼,自古以來送人上戰場的人怕什麼,這還用問嗎?牧音垂著眉眼不說話。千尋拉著她,兩個人在床邊坐下,十指相扣。從記事時起,隻要兩人在一處,隻要兩人離得足夠近,隻要兩人的手沒有其他用途,她們便會用這種形式將對方牢牢拴在自己身邊。牧音不知道千尋的感覺,她自己雖是早已習慣這種親昵,但每次自己的手指穿過千尋的指間,勾住千尋的手背時,她還是會覺得從指尖傳來一種軟綿綿麻酥酥的感覺。
今晚也不例外。牧音恍惚了一下後,回過神來,沙啞著嗓子說:“父皇欺人太甚,不該派你去。即使派你去,也不能讓你當先鋒呀。大周沒有男兒了嗎,竟然讓你……讓你……”
千尋歎了口氣,聲音低柔地道:“去就去好了。不管朝廷姓張姓李,中原就是中原。我是襄人,從小喝洛江的水長大,好歹也有郡主的身份;朝廷又送我去新月學藝多年,也是用我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