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2)

2樓

《春波綠》BY:風過無痕

他說,就算我是蛇,我也不做白娘子,我要做小綠。

他說,你不做白娘子,我也絕對不做許仙,我隻做譚春波。

第一章

譚家一邊生了四個女兒,等到譚春波出生的時候,譚老爺進廟還神,施粥放糧。足足擺了一個月的流水宴。為了給他積福,譚老爺特意修了一座橋,以兒子的名字命名。親筆題上:“橋下春波綠,驚鴻照影來。”的名句。

譚老爺早年考取過功名,雖然入朝為官,但為人很是儒雅。更不用提他四個出了名漂亮的女兒,大女兒是皇上身邊的寵妃,二女兒嫁入將軍府,三女兒嫁的人雖然沒有官職,可是三女婿卻是富可敵國,小女兒尚待字閨中,上門求親的人幾乎是踩破了門檻,個個都是大有來頭的人物。偏偏隻有家裏這唯一的男丁,卻是個異常讓人頭痛的混世魔王。

譚春波既不愛讀書,也不喜習武;更是對金錢毫無概念。偏偏喜歡一些神神怪怪的東西。家裏就這麼一個獨子,譚老爺當然怕他哪天想不通了,萬一出家當了和尚怎麼辦。可是,他連得道修仙也沒有興趣,隻是一門心思的想著要是能遇上一回妖,撞上一次鬼就好了。

他膽子奇大,為了遇鬼,不管家裏人的反對,半夜露宿亂葬崗;又聽人家說雲霧山上終年雲霧不散是因為有仙人居住,帶了幹糧點心甩下小廝獨自一個人爬上峰頂。在那裏轉了兩天兩夜,什麼也沒找著才垂頭喪氣的回家。把家裏人擔心個半死!

幾回這麼鬧騰下來,幾乎全國都知道有麼一號人物。別人都是對鬼神“敬而遠之”,偏就有譚五公子“求鬼若渴”!

由於他名頭大,家世又特殊。上門投其所好的人更是絡繹不絕。或是帶了什麼家傳的“照妖鏡”,或是拿來什麼道長開過光的金錢劍;甚至居然還有人搬來什麼兩丈多高的“練妖塔”。家裏麵全是這些神神道道的東西,看得譚老爺氣得吹胡子瞪眼,隻恨自己前世作孽,居然生了這麼一個討債鬼。

譚春波才不管這些,來什麼他就全部照收不誤,全部堆進他住的小院子裏。沒事就拿著照妖鏡到處照。要是遇到他興致好,半夜大家都睡著了,他也不肯睡,還要在院子裏與自言自語,一心與鬼怪交流。

家裏人開始還想他改,後來實在被他逼得沒辦法了,隻好由著他的性子。幾個姐夫,一心討好小舅子,少不得帶給他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就連他每次進宮,皇上知道他的心性,也少不得賞賜一些這類寶貝。

好在譚春波雖然喜歡胡鬧,但是為人極為豪爽,身上並無半點浮誇子弟的習氣。時常路見不平,撥刀相助,仗義疏財,頗有古人之風。這也是譚老爺唯一的安慰。

譚四小姐雖然早就過了適婚年紀,卻因為求親的人實在太多,譚老爺根本沒法決定,一拖再拖,已經十八,卻尚未出閣。

這譚四小姐,雖然長得弱柳扶風,明豔動人,性子卻和弟弟有幾分相似。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皇上雖然幾次三番想要下旨賜婚,都被她一口回絕。她說她既不貪賬,也不愛權貴。隻想找一個和自己說得來的人。

對於譚四小姐此番言論,譚老爺是少不了再來一番吹胡子瞪眼。可是偏偏家裏的小祖宗卻對姐姐的做法,極為欣賞。揚言要幫著姐姐找一個如意郎君。

這天,譚春波的幾個朋友約他出去聽戲。唱的是“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譚春波一心想和鬼神親近,這《白蛇傳》正是他心頭大好。大家知道他的喜好,當然挑他愛的給他看。

“這唱白娘娘的是現最紅的琴哥,看那扮相身段真是妙趣得很啊!”周公子壓低聲音在他耳朵邊輕輕的說,笑容裏不由帶上了幾分輕挑。

旁人看戲或許還有心是衝著某個戲子來的,可是譚春波卻完全不是,他皺起眉頭,毫不給麵子的,“別吵!”

周公子落了個大沒臉,神情有些掛不住,假裝喝了口茶給自己找了個台階下。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譚五公子,一心隻想與鬼神結交。你跟他說這些做什麼?”旁邊的張公子搖著頭,神情裏不由透露出幾分幸災樂禍。

“我看是譚五公子是因為家裏有出了名的四大美女,這小小的琴哥隻怕是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才是真的!”

“不見得,琴哥這扮相身段真是我見尤憐,是我們譚五公子不懂欣賞。根本不開竅!”

眾人聲音不大,竊竊私語。譚春波隻一心看著台上,根本不搭理他們討論些什麼。等戲唱到後來,他突然猛的站起身,指著台上一通狂罵,“每次看到這裏,大爺的心情就狂不爽。叫法海不要唱了,還有那個許仙都別唱了!不看了,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