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同人之九郎》作者:暮商將離【完結 番外】
聊齋
文案:
改編自蒲鬆齡《聊齋誌異》的《黃九郎》。
書生何師參,字子蕭。一天日暮時分驚見美男子黃九郎路過家門。
驚鴻一瞥,一往情深。幾次相邀,一來二往,漸漸熟稔。
可何子蕭身子竟一日不如一日,命在旦夕……
內容標簽:靈異神怪 靈魂轉換 陰差陽錯
主角:何子蕭,黃九郎 ┃ 配角:四娘,秦中丞 ┃ 其它:聊齋,神怪,鬼狐 本帖最後由 秦桑如碧 於 2010-9-11 22:14 編輯
楔子
、“男女居室,為夫婦之大倫;燥濕互通,乃陰陽之正竅。迎風侍月,尚有蕩檢之譏;斷袖分桃,難免掩鼻之醜。人必力士,鳥道乃敢生開;洞非桃源,漁篙寧許誤入?今某從下流而忘返,舍正路而不由。雲雨未興,輒爾上下其手;陰陽反背,居然表裏為奸。華池置無用之鄉,謬說老僧入定;蠻洞乃不毛之地,遂使眇帥稱戈。係赤兔於轅門,如將射戟;探大弓於國庫,直欲斬關。或是監內黃,訪知交於昨夜;分明王家朱李,索鑽報於來生。彼黑鬆林戎馬頓來,固相安矣;設黃龍府潮水忽至,何以禦之?宜斷其鑽刺之根,兼塞其送迎之路。”……
——蒲鬆齡於《黃九郎》後的評論
第一章
讀的是四書五經,談的是政論禮法,畫的是歲寒三友,賞的是煙花灞柳,玩的是雪月花時,還兼詠月吟風。
何師參字子蕭,他吟詠的風月與別人不同。此人愛好的,是那“翰林風月”的總題,也就是有那分桃斷袖的毛病。
何子蕭雖愛好男子,卻不是那種狎玩妖童的娼家常客。他個性直爽不矯飾,熱忱而心思沉穩。便是和同儕去了煙花地界,也不過逢場作戲而已。
何子蕭原以為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隻是沒想到,但凡入了情劫之人,終有不由自主的時候。
天目山南北分出兩源,兩源彙成了苕溪。何子蕭的屋子便在苕溪之東。
門臨曠野,院傍清溪,一看便是風雅之士居所。
那天正是日暮時分,曠野冥蒙,堆在天邊的霞彩緋紅,苕溪之水剩了一半的靛色。鵲隱鴉歸,別人家裏應正當灶暖煙騰。
何子蕭卻持著一杯清酒,一把折扇輕晃,倚在籬門上徐斟小酌,懶懶瞅著天色變幻。
那邊緩緩來了兩個人,一婦人騎在驢上,身後跟著一青年。
騎驢的婦人約五十歲,猶風姿不減,這卻不是什麼稀奇的。
何子蕭隻注意到她身後的男子。
白衣翩翩,如傲世之梅,身姿頎長,步法從容。一雙美目微微斜飛,檀口緊閉,臉上是無求無欲的表情。蜜色的皮膚在未退的夕煙中卻帶出一絲羞澀與情動。
何子蕭從未見過這樣的男子。不像平日裏濃妝媚態的孌童優伶,這個男子的身上是清致超凡的男性之美,不掩飾的是狷然與傲岸,掩飾的是眸中的數點風流。
何子蕭像被魘住了。他隻愣愣地望著那個男子跟在騎驢的婦人後,從他麵前而過。
擦肩的瞬間,眼角斜睨了他一眼。
何子蕭心鼓驀然大擂。一句話也不能。
直踮著腳,目送那人遠去了。直到那白色的身影隱匿在了蒼茫的暮色中,何子蕭仍不能移動一步,保持著望姿,仿佛那人還在視線裏。
何子蕭本不信一見鍾情。何子蕭卻為這驚世的絕豔動了情。
……
一杯一扇,又是個日銜半規之時。
何子蕭翹首西望,已近一個時辰。
昨日那白衣男子的身影深烙入心。懊恨著自己當時驚癡,竟忘了與那男子搭上三言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