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段(1 / 1)

這紫禁城都住不得了嗎?皇帝這樣做,叫人如何看待福康安,他還年輕,需要皇帝的指點,這一國重擔,你就放心如此草率的放在他身上。若有個閃失差錯,不說福康安,就是我們母子也泉下難見先帝啊。”

“朕登基時也大不了福康安幾歲。國無二主,朕若在京城,會讓福康安為難。”乾隆眉間憂傷不散,“他又孝順,凡事定會以朕的意┅

他的聲音和著微風,柔軟而清晰的問,“不後悔?”

“後悔什麼,記得小時候和聖祖住在暢春園時,那會兒聖祖已經六十七,胳膊有了毛病,握著朱筆的手都會哆嗦,寫不了字。許多禦批,其實都是張廷玉代筆。到了那個時候,仍不肯退位,阿瑪和叔伯們戰戰兢兢、惶恐不安。”乾隆握著傅恒溫暖的手笑道,“聖祖兩廢太子,圈了大伯圈了十三叔,厭棄了八叔。父子反目,兄弟相殘,為的不過是帝位。朕早就發下心願,絕不與子孫走到如此此步。”

“你又不是聖祖皇帝。”乾隆幼時得聖祖教導,輕易不說聖祖一句不好,這話怕是埋在心底已久吧。

乾隆笑了笑。

“咱們過來,又是修行宮又是建挽香居的,福康安剛登基,戶部銀錢會不會吃緊哪?”傅恒習慣性的操心。

“管他呢,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反正少不了咱們的。”

傅恒開始憂慮,“剛打完仗,起碼應該攢下些銀子才好退位,新皇登基,各種賞賜都是流水不斷的,還有蒙古那邊兒……”

乾隆無奈長歎,“國庫裏有五千多萬,內庫裏也有小一千萬,善保又是個會算計的,斷不會在在銀錢上吃緊的。”

“打緬甸時,戶部一天三頓的哭窮。”

“不哭哭窮,怎能從這些鹽商口袋裏要出銀子來。”乾隆笑了笑,“朕原就沒打算過多的動用國庫,福康安登基的事,朕早就在暗中預備了,怎會讓他遭難。這些鹽商,日進鬥金,也該適時的放放血為國盡忠了。”

“還是您眼光長遠,倒是陳家……”賠了女兒又折兵。

“人的欲望無止無盡,陳家已是海寧第一名門,朕隻是稍一提聯姻,陳邦直便連口應下,到朕宣他進京為戶部侍郎,更是野心勃勃。”乾隆嗤笑,“無欲則剛。他有種種野心,朕焉能不成全他。”

“別說這些掃興的了,如此大好春光,過來給朕香一口。”乾隆勾著春和的腰,就要輕薄。

春和不再似以往抗拒,俯身捏住乾隆的下巴,笑眯眯地問,“萬歲爺準備要侍寢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完結了完結了,這次不是爛尾吧~後麵還有幾個番外~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

感謝百裏冷情上傳分享本文,訪問用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