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天氣可算得上是豔陽高照,在這樣的陽光之下,那些小花的色調應該多多少少偏亮一點才對吧。可是我現在看過去,怎麼一片都是黑壓壓的呢?難道就隻有野花嶺的頭頂上有一片烏雲嗎?這顯然不可能。
等到再接近一些的時候,我倒抽了一口冷氣...
那黑壓壓的一片東西,正慢慢地移動著,如正在緩緩移動的雲彩...不過這雲彩似乎有些重,正籠罩在整座野花嶺的山頂上。
那是一整片一整片人頭攢動的方陣啊。他們排的整整齊齊,緩緩地從野花嶺的西南一角越過嶺頭,向東北方向推進著。
我用最快的速度粗算了一下,一個方陣就有差不多一千名左右的騎士。而在我眼裏的方陣,光是還沒有翻越過嶺頭的,至少就有二三十個之多,所以才能這般地遮天蔽日...
我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向前靠近著...
那些方陣排布的確實很整齊,而且每個方陣之間的距離並沒有多少,從我的角度看過去,最多也就是十來步左右。而在方陣的兩側,還不時有一些騎士來來往往...除了用於維持方陣的整齊,應該還有互相聯係的作用。更為難得的是,在野花嶺視線所能及的地方,幾乎每個重要的製高點上,都安排了幾十名騎士,距離較遠的地方,還布置了上百名騎士組成的小隊進行警戒巡邏...
不說別的,光是這樣嚴密整齊的行軍陣型,就可以看出來那個在背後指揮的人有多麼可怕的操控能力。我得加一句:我...做不到。
在很多武打或是玄幻派的小說裏,都把功夫或者仙術,分成了正邪兩派。其中那些正派的武功通常都被描述為招式大開大合,正大光明,而邪派的武功則往往被認為是修煉方式不對,急於求成,招數也過於陰險毒辣,不受道德的局限...
但是...很不幸,這些都隻是高於生活的藝術加工而已,武術這門學問,從誕生之日起,就從來沒有什麼正邪之分,有的隻是在追求強身健體的目的中,更上一層樓而已。真到了為了國仇家恨而要舍命相搏的時候,那是什麼好使用什麼,什麼威力大就扛什麼!不管是頭重背厚的西北大刀,還是二營長的意大利炮,都得往前推!哪管你用什麼正派還是邪派的武功?練了兩手西洋搏擊,打倒了幾個所謂掌門,就自以為天下無敵?去找我體育老師啊,看打不死你!
但是,在治軍,布陣,交戰上,就真的有正邪之分了。
在這裏,請勿簡單地把正邪兩個字用好壞來替代。其實更精確一點來說,應該是正和奇。
所謂的正和奇,其實是處於對立麵但又互相牽連,不可或缺的概念。籠統一點,正就是中正平和,奇就是變幻無形。所以道德經裏說:以正治邦,以奇治軍。而孫子兵法裏也有‘勿擊堂堂之陣,勿邀正正之旗’,‘出奇製勝’的說法。從來沒有哪位先賢宗師認為正和奇兩方麵有一方更重要,他們都在不厭其煩地向後人闡述著正和奇必須相輔相成的道理。
但是,在涉及到軍隊紀律方麵的問題時,幾乎所有的指揮者都會直截了當地去選擇‘正’這個路子。因為道理很簡單,紀律是軍隊服從命令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就根本不可能實現如臂使指的指揮,更不可能實現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不要相信那些不講紀律的兵痞子打敗了紀律整齊的正規軍的電影,那隻是某些國家想要讓所有國家的軍隊都放棄紀律和他們拚科技的一廂情願而已。
所以,要評價一個指揮者的實力究竟如何,很簡單,看看他帶出來的隊伍就行了。
而現在,我看到了!至少,在這如長龍一般的行軍隊列上,我找不到任何一個可以突擊它的點!不管攻擊它的哪一麵,我都將不得不麵對敵人的層層阻截和多路攻擊。
我還得補充一句,要指揮這些騎士,可比去訓練一群士兵,還要難上加難。因為這些騎士本來就不是一個整體,而是來自不同學院的人。每個學院的生活學習風氣都不盡相同,更何況騎士本來又是一群桀驁不馴的生物,要讓他們布成現在我眼前這種密集,整齊的隊伍...唉,就算是讓希歐多爾的騎士們由我來指揮,我都自問很難做到。